市盈率高未必是"有毒的金融資産"
2012-06-18   作者:方進新  來源:投資快報
 
【字號

    “不要期盼非理性投資行為由國家埋單。”和“有毒金融資産”這兩句話在上周被媒體廣泛報道,也牽動了廣大股民的心。
  上述話語出自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近日的答投資者問,今年以來,證監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不斷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信息,反復提倡投資者需要理性投資。
  內容大致是提醒投資者炒新有風險,炒題材有風險。
  最後作出強調,對於投資績差股,投資者要樹立起“買者自負”意識,不要期盼非理性投資行為由國家埋單。
  對於上述的中心思想,我個人是非常讚同,炒題材這種歪風目前仍盛行於國內的證券市場,深感證監會此次改革的任重道路,也十分認同它已作出的努力。
  但作為證監會,它的一話一語會對市場形成重大的影響,當中有部份説話我個人覺得未能完全表達清晰,或會對投資者産生一定的誤導。
  筆者認為,不能籠統以市盈率的高低來評定一隻股票是否“有毒”,若投資者不細心研究企業的基本面,盲目買入一隻低市盈率的股票,很大機會會蒙受巨大的投資損失。

  低市盈率或會有風險

  證監會方面説,即便是最好的公司,不管有什麼樣的題材,如果其股票價格已經過高,那也不值得購買。市盈率30倍,就是説30年的收益才能等於現在投入的資金,你是否能接受這種結果?至於市盈率為40倍、50倍的股票,絕大多數會成為“有毒的金融資産”,除非你確定它就是蘋果或微軟式的公司。
  “有毒金融資産”説法也被媒體廣泛引述,可能有的投資者看完後,會覺得低市盈率才是“理性投資”。
  其實不然,絕大部份情況下,低市盈率的股票下跌的機會是高於高市盈率的股票,如果單看市盈率低買入某只股票,很可能會讓你的投資蒙受極大的損失。
  證監會這句話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絕對正確的,但沒提及了一個重要因素,股價走向是以“未來”為重心,而市盈率是反映着“過去”。
  舉個例子,海螺水泥在去年的股價高峰時,29元左右,其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一隻大藍籌股,然後配上低市盈率,該不該買?
  實際上,有經驗的投資者會選擇在當時的低市盈率下賣出,因為海螺水泥業績創新高的背景是行業産能整合,産能減少導致水泥價格不斷升高。業績造好,高的每股收益讓市盈率看上去很低。但這個市盈率對股票投資毫無參考價值,因為它代表着過去的事情。

  往後發生什麼事?

  海螺水泥的股價從去年7月的29元高價一直暴跌至目前的16元,股價下跌,市盈率卻升高了。
  因為水泥的市場售價高只是短暫的現象,看到有利好圖,各廠商會積極投放産能獲利,得到的必然結果是供應增多,水泥售價逐步下降至合理水平。從一季度業績看,海螺水泥的凈利潤已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
  與此同時,股價提前半年暴跌也反映了這個業績轉差的預期,有經驗的投資者提前開溜了。
  若在去年海螺水泥經營最高峰時,看準它的低市盈率買入,投資者會蒙受很大的投資損失。

  高市盈率或會暗藏機會

  與此相反的,高市盈率很多時候意味着有“好事情”發生。
  第一類高市盈率的股票是業績確定性高的明星企業。如:貴州茅&、東阿阿膠、張裕A等等。
  市盈率可以簡單描述為股票的價格,便宜沒好貨這個定律,在股票市場同樣適用。上述的明星企業大家都知道業績增長好,價格多年來一直不便宜。
  若某一天它們很低的市盈率時,投資者不要盲目買入它們的股票,可能低市盈率會預示着其好日子已到頭了,未來或會有“壞事情”發生。
  另一類高市盈率也值得買的股票是即將迎來業績翻轉的企業,比如説2008年的伊利股份,受三聚氰胺一度業績大幅虧損,並戴上ST的帽子。
  但ST伊利並不是績差股,在當時,品牌和市場佔有率還是牢固的,若投資者在它2008年困境時買入,後續業績轉好帶來的投資回報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我上面舉的例子,只是想説明市盈率不是唯一判定標準,關鍵是投資者對投資標的的基本面有充分了解。
  大部份情況下,高市盈率的股票是有毒的,極低市盈率的股票也可能是有毒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評《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 2012-06-18
市場行業冷熱不均 個股分化加劇 2012-06-18
拉鋸面臨終結 4因素確定反彈高度 2012-06-18
看懂銀行股 2012-06-18
日存50元5年利息25595元靠不靠譜 2012-06-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