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未轉向局部回暖不改降價趨勢
2012-06-15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5月的樓市十分熱鬧,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架勢,成交量放大、價格回升,二手房也聞風而動,坐地起價,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排隊購房的“長龍”,而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5月份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和銷售額,比4月份分別上漲了15%、20%。房地産真的是回暖見底了嗎?業內專家指出,回暖呈現結構性特徵,由購買者的剛性需求、開發商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等因素導致,並不表明房價探底成功、重拾升勢,未來的房價仍將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樓市回暖有結構性特點

  5月份,40個大中城市,逾八成城市房地産成交量環比上漲。其中,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5月的成交量均創下限購以來新高。
  中國房地産協會副會長陳國強對本報記者&&,成交量的回升實際上具有結構性的特點。他認為,一方面由部分區域的熱銷樓房帶動,同時,大量的樓盤還呈現出不景氣的特徵;另一方面,購房群體也有明顯特徵,雖然有一些改善型的高檔樓房銷售增長,但首次買房的“剛需”則佔據了購買主體。
  陳國強指出,開發企業轉變銷售策略,尋求“以價換量”,熱銷樓盤價格都是平開和低開,符合市場預期,也釋放出較大的成交量。同時,市場回暖也和政策的微調有關。
  近期中央的宏觀經濟政策,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採取了降息、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對一些項目的審批等措施。市場一度出現對央行重申首套房貸利率優惠的誤讀。
  開發商盼望政策放寬,部分媒體的跟風解讀也以樂觀預期偏多,兩方面因素疊加,導致市場預期開始調整。許多人由觀望轉向了出手。

  談論“樓市見底”為時尚早

  “對於近期回暖,國家的政策依然沒有放鬆,從這個角度看,説見底或許早了點。”北京工商大學産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清傑向本報記者&&,近期的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是政府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而採取的措施,目的不是為房地産救市。貨幣政策的調整是面對整個實體經濟的。
  陳國強認為,從政策的角度來看,今年初是一直比較明朗的,可以説是“政策的見底”。“但政策的底部特徵不等於市場的底部。”他舉例説,近一時期,北京的通州、大興、房山供應量比較大,競爭激烈,價格有所回調,部分區域的價格底部特徵比較明顯,但還沒有到擠掉大部分泡沫的程度,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情況。
  陳國強也認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微調是基於經濟發展全局的考慮,雖然客觀上房地産可以受益,但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救樓市”,不能模糊兩者之間的區別。
  各地政府比中央政府在政策上更積極一點,畢竟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更大。周清傑&&,在這一點上,“地方政府、開發商和媒體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種默契。”

  樓市傳言為何撲朔迷離

  6月12日,一篇名為《發改委人士稱地産松綁或是救市第二張牌》的報道引起了公眾關注,文中多次引用所謂“發改委內部人士”的話,暗示當前一系列政策意在放鬆樓市調控,言及“未來不排除給地産項目"開口子"。國家發改委當日發表聲明:“有關報道純屬捏造。”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接受記者採訪時&&:“有人炒作,希望房地産價格回升可以理解,我的觀點是不能反彈,因為反彈的話容易引發大的經濟問題。”
  他認為房地産有水分、有泡沫,必須讓房價慢慢恢復到合理的水平。“現在房地産數據數出多門,許多數據都是代表利益集團的,都是不可靠的,不可信的。”
  陳國強指出,每到這個時候,各方都有意無意地釋放各種傳言,原因是複雜的。有一些是有意的,有一些是誤傳,同時,它也反映了一些人的期待,希望政策轉向寬鬆和微調。
  他認為,需要明確的是,回暖不是意味着價格上升,地産商貿然提價失去的將是市場份額,會陷入更加被動局面。
  “房價將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他説,房地産政策的調控基調並未改變,業內高庫存現象嚴重、待售房源充足、開發商資金壓力依然嚴峻,消費者千萬不要誤判形勢,難抑購房衝動,貿然出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樓市宏調須關注回暖跡象 2012-06-14
限購致京高端樓市一年少收10億稅 2012-06-14
説樓市回暖尚早 二手房市場低迷 2012-06-14
對違背樓市調控政策者露頭就打 2012-06-13
降息效應有限 樓市難改震蕩下行 2012-06-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