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點階段取得不俗的成績後,證監會終於向其他公司打開了短期理財基金申請的閘門。不出意外的話,以創新産品博得市場眼球的短期理財基金的數量將迅速擴大,不過,尚未經歷完整周期的此類産品能否經受住擴容後的考驗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基金銷售普遍較難的情況下,理財債券基金産品異軍突起。數據顯示,匯添富理財30天、華安月月鑫兩隻産品,在不足10天的募集時間裏,共募得481.9億份。而匯添富上周五結束髮行的60天短期理財産品募集規模也在百億以上。不過,出於保護創新産品的目的,證監會在收到首批三家公司的募集申請後,暫時不再接受其他公司同類産品的申請。
不過,證監會基金部從6月12日起取消了這一限制,開始受理其他基金公司理財債券基金産品的募集申請。這意味着基金理財産品在試點三個月後(3月6日首只基金提出募集申請)正式開閘。不過證監會明確,禁止理財債券基金以參考收益率等形式預測收益率。證監會要求,理財債券基金應當比照貨幣市場基金的監控措施,對基金持有的估值對象進行“影子”定價。此外,證監會還對産品在開放期限的設置提出了明確要求。
儘管證監會對産品設計增加了很多條條框框,但這並不能阻擋更多基金公司加入短期理財産品的爭奪戰。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獲批及上報的理財基金産品數量已有十幾隻。而一些公司也第一時間上報了産品申請,封閉期基本都在一年以內。記者昨日採訪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多家基金公司,各公司無一例外地&&正在研究發行此類産品。不過,何時申請以及發行何種期限産品,各家公司尚在研究中。“目前公司的確有發行短期理財基金的考慮,但在産品設計上還得仔細琢磨。”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
不出意外的話,短期理財基金將很可能迎來産品數量和規模的雙擴容。甚至有人士樂觀預計,這一市場份額有望達到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