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回國,總是愁要帶點什麼禮物。説起來,除了並非産於英國的英國茶、英國瓷器,蘇格蘭羊毛、餅乾、威士忌還有愛爾蘭貝利酒之外,英國真還沒啥“土特産”。 這次有朋友推薦説,為何不買點倫敦奧運紀念品回去?多難得?這主意不賴,於是,筆者興衝衝地趕去倫敦主要商業街牛津街上的百貨公司約翰 路易斯(John
Lewis)的奧運紀念品專櫃準備“血拼”一把。 倫敦奧運“London
2012”主題及會徽的T恤衫、帽子、鼠標墊,吉祥物“獨眼機器娃”,印着英國隊標誌的茶杯,吊着微型大笨鐘、倫敦眼和塔橋的鑰匙圈,甚至還有床單、靠墊等等等等,真可謂是琳瑯滿目。可是,兜過來看過去,很快覺得:奇醜無比啊!特別是那兩個整個臉就一黑點的、有着拗口名字的吉祥物“文洛克”和“曼德維爾”,左看右看,覺得自己眼睛突然就“鬥雞”了,而且做工極其粗糙。這兩個傢伙哪有當年北京福娃那麼可愛吉祥? 難怪英國設計大師、倫敦設計博物館的創辦人斯蒂文 貝利(Stephen
Bayley)在奧運紀念品在線商店開幕那天於《泰晤士報》上撰文炮轟:倫敦的設計從來不平淡無奇,現在在奧運紀念品商店所能看到的景象卻如同“來自後工業時代地獄的1英鎊店”(“1英鎊店”內所有的商品都以統一的1英鎊出售,也就是廉價商店)。 真是冤枉得很,事實上,哪一件倫敦奧運紀念品不是絞盡腦汁精心設計的?就拿那兩個“獨眼英雄”來説,當年馬奇洛克的施羅普西爾村,在那裏舉行的文洛克運動會正是激發顧拜旦打造現代奧運會的靈感之一,所以取“文洛克”之名,非常具有歷史韻味,很有英倫氣質;而“曼德維爾”一名則是來自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即殘奧會前身,也具有傳承的深遠意義。 根據倫敦奧運會紀念品銷售官方網站信息,此次倫敦奧運會的産品品種多達幾百種,産品涵蓋了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既具有紀念意義,又非常實用。除了官網獨家銷售外,被授權的零售專賣店或專賣櫃分部,分佈在倫敦的主要機場、火車站和商業街,數量不多,有12處,全國範圍也只有22個城鎮有零售點,共約50家。 雖然至少從個人角度評判,此次倫敦奧運紀念品的設計從形式和內容上説,都並未突出大英帝國或者倫敦的“貴族氣質”,但其售價卻不菲。一把奧運傘竟然要20英鎊,一個大拇指大小的奧運旗小別針也要10英鎊。根據英國一些媒體報道,有些零售點更是乘機哄抬價格,售價超出官網3倍,特別是在市中心游客出沒最多的地區。一個在約翰 路易斯百貨店裏賣9.99英鎊的小“曼德維爾”,到了有些黑心旅游店竟要賣29.99英鎊。 當然,想發奧運財的人還不止他們。前不久還有報道稱,價值高達1000萬英鎊的假冒偽劣商品被查處,其中包括了假冒的倫敦奧運紀念品,之後全部被銷毀。 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 科曾在一些場合&&,奧運紀念品利潤預期能達20億英鎊。相信有着一個聖誕就拿下英國6億英鎊奢侈品銷售額實力的中國“血拼”大軍,一定會是這20億英鎊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