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風中路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櫃&前,銀行職員又更換了一張大額理財産品的發售通知。這已是一週內第二次換發類似的通知了。此前,起點金額高達1000萬元的1個月期理財産品僅用了1天就銷售殆盡。這份理財産品的年化回報率達4.75%。
事實上,近2個月間,回報率在4%左右的短期理財産品已成為銀行零售業務中最吃香的部分。
負責VIP客戶業務的中國銀行高級客戶經理林越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目前貴金屬、外幣、股票等傳統投資産品的市況波動,令不少客戶將目光轉移到保本的短期銀行理財産品上。4%左右的年化收益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已比不少投資划算。
他説,起點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保本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狀況最好,起點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理財産品銷售得稍微慢一些。
除了中國銀行,內地的大型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都有不少短期理財産品推出,那麼,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理財達人:保本第一
在所有的銀行理財産品中,投資者最青睞的莫過於債券型短期理財産品。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5月份保本型産品的數量在全部理財産品中佔比近80%,4月份保本型理財産品佔比約60%,而在去年5月,銀行保本型理財産品的佔比僅為40%。
想要成為理財達人,需要了解銀行五花八門的理財産品。理財産品的基本分類是根據幣種不同而分的,一般包括人民幣理財産品和外幣理財産品兩大類。根據投資領域不同,可以分為債券型、信託型、資本市場型、挂鉤型及QDII型産品。而在這些類型中,債券型的風險最低。
為什麼此時低風險的保本型債券理財産品如此受歡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理財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從銀行方面來説,4月和5月是財政存款大幅度回籠央行的時間,6月又是商業銀行半年考核關鍵時點。在商業銀行資産負債表內,保本型理財産品被記作結構性存款。銀行近期加大保本産品發行量,也是為應對考核之舉。另一方面,從投資者角度説,受降低存款準備金影響,多數銀行産品收益率下滑,一些人擔心後期政策有變,所以更傾向於短期的保本産品。”
目前,理財收益不斷下滑,而未來“降準降息”的猜測不斷,投資者更是如霧裏看花,所以低風險的銀行保本理財産品當然是首選。此時,銀行適時推出的挂鉤某個標的的理財産品也成為投資的寵兒,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産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産品的表現挂鉤。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要,這類産品大多同時通過定的掉期期權,設計成保本産品。而且此類預期收益率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當未來利率再次走低時,保本産品收益或高於其他産品。
短期理財最高收益5.1%
數據顯示,在所有的銀行短期理財産品中,收益率最高的産品基本集中於民生銀行。
目前,民生銀行銷售的理財産品都是債券型的,包括貨幣類和信託類的,沒有股票型的。民生銀行個人理財工作室林蔭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目前熱銷的産品有‘非凡資産管理系列’的理財産品,目前包括翠竹和季贈系列,翠竹是循環類的,比如你買35天,到期後繼續是35天的,如果你要退出的話,是要提前提出的,一般的理財産品是35天到期就會到賬的,它不會幫你循環的,這個是可以本息繼續循環的,除非你提前2天提出退出。而且退出也沒有任何手續費。”
“收益率高的都是時間長的,你的存款起點越高利率就越高。比如短期的,非凡資産管理季增利系列D0307是92天的,最低是5萬起,5萬的4.75%。20萬4.95%,100萬是5.1%。而35天的D0267,5萬起是4.55%,20萬是4.65%,100萬是4.8%。”林蔭進一步解釋。
職場菜鳥最佳選擇:貨幣理財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債券型理財産品最低門檻是5萬元,對於那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説,短期貨幣理財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
剛剛工作一年的小龐告訴記者:“我有一次去工行存錢,當時存一萬元,他們説存錢不如買理財産品,而且很安全,就給我介紹了理財産品。我第一次買,怕虧錢,就買了短期的,好像是40天的,利率好像是4點多,到期真的連本帶息都給我了,賺了幾十塊錢,嘗到了甜頭。不過他們當時對我説,以後的利息會漲的,但當我第二次去買的時候,他們就説最低要10萬塊,我哪有那麼多錢啊!”
嘗到甜頭的小龐也找到了竅門,這次她買的理財産品是滾動性的,“我買的這個沒有金額限制。而且買的都是低風險保本型的,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小龐笑着告訴理財周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