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慢牛”格局延續的預期使得基金在産品擴容方面將更多注意力投向固定收益領域。二季度以來新申報的基金産品超過八成為低風險基金産品,而發行市場固定收益類基金的熱銷也使得其人氣一再被推高。面對市場的熱情,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目前債市絕對利率水平處於中等偏下,安全邊際逐漸縮小,儘管短期牛市格局仍將延續,但後市投資應警惕潛在風險。
新基金“扎堆”投債
一邊是股市行情持續震蕩,一邊是債市走牛格局延續,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的提升使得固定收益基金産品的擴容步伐逐漸加大。
證監會公布的最新基金産品審批進度信息顯示,二季度以來,基金公司共上報新産品43隻,其中36隻基金為偏債、保本和貨幣等低風險産品,佔比超過八成,其中23隻基金主投債市;5月中旬以來基金公司上報的7隻基金産品更是清一色為偏債型基金。
而在發行市場,低風險基金産品同樣受寵。從分級債基低風險份額一日售罄到首批短期理財債基首募合計超400億,低風險基金的人氣可見一斑。
某分析人士&&:“以前股基是發行市場的主力軍,而看看首募規模,現在的風頭早已被債基蓋過。”在其看來,股市的持續疲弱與債市繼續走牛的預期使得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持續,“股基發不出去,基金公司自然就把更多注意力投向固定收益領域。”
潛在風險不可不防
然而,就在市場情緒“高歌猛進”的同時,債市潛在風險也在積聚。
滬上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目前債市的絕對利率已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安全邊際已逐漸縮小,債市能否“長牛”有待觀察。
“儘管穩增長政策使得資金面寬鬆預期有所升溫,但另一方面,經濟刺激政策的&&也會改善經濟基本面,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放鬆,風險資産如股票等變得有吸引力,若此,則股債"蹺蹺板效應"或將再現。”該總監如此分析。
“中高等級的信用債信用利差空間已縮減,而中低評級信用債方面,儘管此前的"違約事件"有驚無險,但在企業基本面面臨經濟向下考驗的背景下,市場對相關券種的信用風險仍然有所忌憚。”滬上另一位固定收益基金經理&&:“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債市的走牛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而且"爆發力"超出市場預期,現在確實應該對後續風險有所警惕。”
相對看好城投債
基金經理&&,儘管潛在風險有所提升,但短期看債市走牛格局仍將延續。在具體配置方面,去年風險釋放較為充分的城頭債成為相對看好的投資品種。
“短期走勢不會逆轉。”上述總監&&:“此次經濟刺激政策規模應遠低於四萬億,因此,短期而言,即便債市出現調整,也只是一個基於預期的小幅下滑。”在投資組合上,他&&將回避漲幅已經過高的中長期利率産品和高評級信用債,“去年跌幅較大的城投債,由於今年漲幅落後,相對成為估值洼地。”
北京一位債基基金經理也認為,由於城投債系統違約風險並不大,而市場一直擔心的流動性風險在資金面寬鬆的支撐下逐步解除,從利差角度分析,城投債收益大幅下行指日可待。因此,短期內將繼續看好低評級短融和城投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