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公司董事長陳四清:文化産業發展面臨重大政策機遇
2012-05-25   作者:記者 王小波/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如何看待未來十年的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在眾多PE開始關注和搶奪文化産業“蛋糕”的激烈競爭中,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有哪些競爭優勢?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獲得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的青睞……圍繞這些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四清。

  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面臨重大政策機遇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綱領性文件,並提出2020年文化産業的發展目標是成為支柱性産業。
  “決定的&&,標誌着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陳四清説,“在相關政策、法規的推動下,文化産業的活力將進一步激發和釋放。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要逐步上升至5%左右,這意味着文化産業增加值將從現在的約1.1萬億元增加至約4.3萬億元,年均增速要達到15%(名義增長率),遠超過GDP的增長。”
  據了解,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籌劃於2002年,正式開始自2003年。2007年,全國第一批改制試點單位中,新華文軒、出版傳媒分別率先成功登陸H股和A股資本市場。近一年多來,文化産業改革方面的政策&&密集度、國家對文化産業的支持力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面臨重大政策機遇,監管政策變化和制度創新為文化産業發展帶來行業機遇。”陳四清説。
  陳四清指出,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將會出現快速增長。2008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文化産業的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文化産業基金應運而生。2011年7月6日,該基金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成立儀式,成為目前唯一由中央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基金目標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規模為60億元。

  專注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和文化衍生産業

  5月18日,在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與視訊中國、浙江華數、廈門游家(4399)、駿夢游戲以及開心麻花等五家文化企業,正式簽署了投資協議。
  陳四清&&,雖然我國傳統媒體轉型剛剛起步,但新媒體産業的發展已不容忽視。據統計,去年我國互聯網廣告收入規模約為512億元,已經超過傳統報紙等平面媒體廣告收入的454億元。據預測,到2015年,互聯網廣告收入規模將增長到約187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可達30%以上。“未來在高新技術的推動下,以新媒體為代表的新型文化産業必然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催生更多市場機會。”
  然而,中國文化産業基金喜“新”不厭“舊”。陳四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結合我國文化傳媒的未來機遇和基金自身特點,傳統媒體領域仍然是基金投資的重點方向。其實,此前基金不僅投資了新華網這樣的新媒體,也投資了中國出版集團這樣的傳統文化企業。
  “尤其是,傳統媒體企業改制上市及資本化進入良好時期。2006年至今,已有出版傳媒、中南傳媒、中文傳媒、鳳凰傳媒等多家國有傳統文化企業通過IPO、借殼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未來,傳統文化企業改制及資本化勢頭還將持續。”陳四清説。
  陳四清特別強調:“中國經濟轉型為文化産業發展帶來歷史契機。中國經濟轉型將促進民生消費領域大發展,旅游、教育、體育、藝術品經營、文化設備等與文化産業結合密切的行業,也是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的關注重點。”
  至於具體投資對象的選擇,陳四清&&,基金將在文化産業幾十個細分子行業中尋找具有行業龍頭潛力的企業進行投資,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投資對象選擇並不區分國有、民營,如深圳文博會上簽約的4399、開心麻花等均是民營企業。”
  關於投資標準,陳四清進一步解釋説,在判斷項目時,基金沒有利潤指標、資産規模等硬性限制,主要考慮項目的盈利能力。具體投資標的,以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優質企業為主,初創期企業為輔。“基金將選擇文化內容和傳播渠道中市場條件好、具備良好盈利記錄和穩定現金流、預估資産具有盈利潛力的傳統文化企業、文化創意企業和新媒體企業作為投資重點。”

  投資人實力雄厚優勢明顯

  近年來,各類股權投資機構都將目光投向日益興起的文化産業。中資文化産業基金紛紛設立,一般都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資源優勢。外資基金實力也十分雄厚,在非政策限制領域,是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中資基金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此外,各省市、各部門也都紛紛成立各自的文化産業投資基金。據相關統計,我國文化産業基金已超過120家,規模超過1400億元。
  陳四清指出,與其它競爭對手相比,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除了在項目儲備、團隊經驗、激勵機制、投資定位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外,出資人實力雄厚的優勢尤為明顯。
  陳四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比如,依託財政部、中國銀行、中央電視台和深圳文博會有限公司等基金投資人資源,可為企業爭取有利政策,並提供更多的業務發展和兼併收購機會;又如,可發揮基金投資人中國銀行國際化多元化的金融平台優勢,向投資企業提供包括銀行貸款、上市承銷、財務顧問、保險在內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文化産業園區"房地産化"趨勢明顯 2012-05-11
光靠資本構建不了文化産業 2012-05-03
全球首個古堡文化産業基地被列入粵重點項目 2012-04-27
全球首個古堡文化産業基地被列入廣東省重點項目 2012-04-26
文化産業財稅扶持政策密集&& 2012-04-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