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降息預期加大,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走低,産品期限延長,銀行理財産品的吸引力也隨之下降。而基金公司則瞄準這一空當,開始乘虛而入搶佔中短期理財市場。日前,多家基金公司推出了超短期理財基金,其低門檻、低風險的特點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這類産品誕生的背景是,銀監會在去年叫停了一個月期限內的銀行理財産品。而這次發行的首批短期理財基金的運作周期正好是一個月。
業內人士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如果基金公司都發行這種超短理財基金,短期理財市場或會出現新局面。
短期理財基金受追捧
“現在短期理財基金很火,比較適合有閒錢的人,而且年化收益率也不錯,”14日,招商銀行洪樓支行的客戶經理王培林介紹説,“這種産品也是貨幣型基金的一種,由於門檻比較低,風險不大,比較受歡迎。”
據導報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共發售了華安月月鑫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和匯添富30日理財基金兩隻短期理財基金。相較銀行理財産品,短期理財基金投資組合相當透明。除了在招募説明書中明確了基金的投資範圍外,華安月月鑫基金更是明確了在開始運作後的第10個交易日給出《組合構建情況説明公告》。
王培林告訴導報記者,相較於傳統銀行理財産品,短期理財基金的申購、贖回更加靈活。以匯添富30天理財為例,在基金打開申購後,投資者每個交易日均可自由購買。30天的運作期後,則可以自由贖回,若投資者未選擇贖回,則資金計入下一期繼續滾動。華安月月鑫的申購、贖回機制與銀行理財産品類似,投資者只有在固定的基金開放日才能申購基金。“而且短期理財基金的費用較低,無申購、贖回費用,管理、託管費率也低於貨幣型基金的費率水平。”
在王培林看來,短期理財基金收益高於貨幣基金,與同期限銀行理財産品不相上下。一是短期理財基金沒有申購贖回的影響,不會因為資金的衝擊攤薄原來持有人的收益;二是投資期限和品種更明確,在犧牲部分流動性的前提下收益更高,如確定性的銀行協議存款利率一般會略高於不確定性的存款。
從華安月月鑫給出的首期參考年化收益率看,A類預期為3%-4%、B類預期為3.24%-4.24%,略高於貨幣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同目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接近。
王培林認為,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門檻通常不低於人民幣5萬元,眾多不足5萬元的零散資金只能選擇收益率較低的貨幣基金或其他理財産品。短期理財基金的出現,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和普通基金一樣,基金短期理財産品A類的投資起點為1000元。
據導報記者了解,上述兩種産品一面世就引發了投資者瘋搶。“兩隻基金分別在7天和6天內募集了244.41億份和182.22億份,而且基金公司提前結束了募集期。”王培林説。
難憾銀行“老大”地位
在股市持續低迷,基民鉅額贖回的情況下,基金業發展遭遇瓶頸已是不爭的事實。基金搶灘巨大的理財市場“蛋糕”,無疑寄望能在迷茫的市場環境下找到突破口。
“短期理財基金産品填補了市場上的兩個空白,一是流動性僅被鎖定30天,填補了銀行超短期理財産品(30天以內)缺失後的空白;二是短期理財基金的收益率和銀行理財産品不相上下,投資門檻卻大大降低,彌補了5萬元以下零散資金投資渠道的缺失。”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山東渠道經理趙澤瑞説。
在趙澤瑞看來,雖然理財型基金熱銷,但不會動搖銀行短期理財産品的“老大”地位。持有同樣看法的還有王培林,他説,“短期理財型基金和短期理財産品差異性還是很大的,一定程度上是銀行理財産品的補充。”
“這種短期理財基金屬於創新性基金,現在基金公司産品部都在搞頭腦風暴,只想著如何做創新。”趙澤瑞説,從上述兩種基金的火熱發售可以看出創新型短期理財基金的龐大市場需求已經顯露無遺。
正如趙澤瑞所説,華安基金在看到其第一隻短期理財基金銷售火爆後,馬上推出了第二隻短期理財基金—華安季季鑫。該基金已於14日開始發售,首期發售截止日期為5月21日,僅售8天。
導報記者從趙澤瑞處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在醞釀推出各種短期理財基金,期望佔領部分短期理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