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第一週外匯市場上重磅事件接連登場,美元指數本週上漲700余點,美元兌日元大幅走低到80整數關口之下,各風險貨幣則普遍承壓下跌。
周二澳大利亞央行宣布降息50個基點,將利率由4.25%下調至3.75%,由於降息力度超出了預期,直接導致澳元兌美元錄得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從周初的1.0457下探近2.7%到1.02的下方。澳洲央行&&全球經濟陷入低迷以來,外部需求環境不斷惡化,令該國當前的經濟表現不及預期是降息的原因。由於澳洲家庭背負的房屋貸款數目可觀,所以此番降息可令民眾節省一定的利息支出,從而會利好國內消費。另外,除礦業欣欣向榮之外,其他行業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降低澳元的幣值有利於製造業和旅游業的復蘇。
澳洲央行在本週五將公布的貨幣政策季度聲明中&&,將下調經濟增速及通脹的預估值。並且央行仍保留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可控的通脹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一説法。
周中歐洲央行一如預期地宣布維持目標利率不變。接下來,市場便迅速把目光轉向了美國。此前公布的一連串經濟數據可謂喜憂參半,4月製造業PMI、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和上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紛紛出現好轉,但是第一季度GDP、耐用品訂單和4月非製造業PMI卻均是不及預期。期間,多位美聯儲官員都&&,若美國經濟穩步復蘇可能提前結束低利率政策,同時又保留了在國際形勢惡化導致增長不及預期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所以美元指數的後期走勢將直接取決於美聯儲放寬貨幣政策概率有多大。
因此,核心問題就是美國經濟是否正在復蘇,如果復蘇那麼是否會持續下去呢。而周五齣爐的非農就業人數和失業率數據恰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給予投資者一個參考。從勞工部公布的結果來看,4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為11.5萬人不及預期的16萬人,但是失業率再次下滑0.1個百分點到8.1%。有趣的是,數據公布伊始美元指數在79.3短暫跳水兩個多小時之後便在79.1附近止跌反彈到79.5之上。走勢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出現逆轉,我個人認為是起初不及預期的數據令資金開始涌向避險資産,比如日元。但隨後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姆斯在講話中肯定失業率持續走低的積極因素,投資者並未從中看到美國急於推出QE3的徵兆,美元指數隨之企穩反彈收於79.5,再次回到此前的整理區間,後市可能小幅震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