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期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而這一消息也意味着,以往總是”打不死“的ST股,一旦觸及退市規定,就會徹底退出市場,受這一消息影響,五一開市後,ST股集體迎來暴跌,那麼ST公司有什麼最新反應?今天記者在深圳探訪了ST公司。 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
其中一條紅線是連續四年營業收入均低於1000萬元,在滬深兩市符合這個條件的公司有18家。記者今天來到其中的一家*ST盛潤位於深圳的總部,採訪該公司對此的反饋。 記者進入該公司在深圳市泰然四路勁松大廈的辦公區,發現辦公區內只有寥寥數位工作人員。一位自稱是該公司董秘的工作人員走上前來,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後,他&&目前公布的退市制度意見稿讓他們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廣東盛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魏傳義&&,從我們公司這個角度來説,我們公司已經是,主營業務方面可能是觸犯了退市這方面的條件,但這只是一個徵求意見的過程,我相信最後監管層還是正式&&的時候,會怎麼樣我們也非常關注,我們也關注最後對公司到底有哪些影響。 正當記者與其交流完正欲離去之時,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該公司董秘卻快步追趕上來,要求記者刪除已經拍攝的素材才允許離去,並搶奪記者手上的攝像機。幾經爭執不下,*ST盛潤公司所在勁松大廈的保安聞訊趕來,後撥打的110報警。經過數十分鐘的溝通之後,出警的警員在核實了記者的身份之後,&&記者可以繼續正常採訪後離開。經過再三斟酌,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坦承,他們公司已經接近退市邊緣,也讓他對公司的前途充滿了擔心。 廣東盛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魏傳義&&,雖然我們去年是收益十四億,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債務重組收益,主營業務很少達不到一千萬,從這一點來説,我們是符合退市的一些條件的,就是從主營業務這方面。我們應該有連續四年左右了,從我們公司的角度肯定是擔心,這個事情畢竟對公司還是有影響的。
股民:再見了, ST股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ST股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並不鮮見,這也助長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投機甚至賭博的心理。但在創業板退市制度開始實施以及主板、中小板退市徵求意見稿的影響下,烏雞變鳳凰的故事或許再難以重演。對於投資者來説,遠離ST股,恐怕是最好的選擇。 繼昨日領跌滬深兩市的ST板塊有多達75隻ST類個股扎堆跌停後,今日ST板塊延續弱勢,截至收盤,板塊下跌1.29%,跌幅居前,個股普遍表現較弱,42隻個股呈跌停狀態。ST股成為這兩日市場最大的重災區。對此,投資者紛紛&&,新規&&前,還覺得ST股有地方政府扶持,或重組或補貼,總是可以保殼,但新規&&後,他們也意識到再買賣ST股,很可能會讓自己的錢打了水漂。 股民陳凌説,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昌九啊,是一個很典型的大起大落。從2塊多錢漲到了15塊多錢,然後從15塊多錢跌到6塊多錢,這個烏雞不能變鳳凰,烏雞還會變成了麻雀。這個給股民的損失很大,所以説呢我們就覺得炒這個ST股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 股民王清華&&,去年我一個朋友在9月份的時候,介紹我進入ST鈦白,他當時就説ST鈦白的材料能夠上天入地,就是説這個概念非常好,然後我一直是在關注,看到它一直漲上去,但是我一直都不太敢進,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連跌了十幾個跌停板,現在想起來挺害怕的。 不僅股民紛紛和ST股説再見,券商機構也逐漸遠離ST股。自管理層提倡藍籌股的投資價值後,公募基金對於績優股的青睞程度大幅上升。五月份的頭兩個交易日,滬深A股迎來五月開門紅,藍籌股持續火熱,而以ST公司則是大面積跌停,行情呈現兩極化。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基金公司持有ST股總計24469萬股,比年中減少9183萬股,也少於2010年底的38086萬股,而減持最多的ST科龍、*ST中基和*ST鑫富,基金下半年都減持超過2000萬股。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引導資金從績差股中流出來,然後流入這些藍籌股,像一些創業板和主板的ST股,今年可能都面臨主板的回歸,壓力比較大。
退市制度逼近 ST公司進入存亡倒計時
除了深圳,我們的記者今天在上海也探訪了ST公司,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最新情況。我身後就是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這家1992年8月上市的企業,10年多以前就戴上了ST的帽子,圍繞它的重組傳聞也一直沒有間斷,而它已連續多年凈資産低於一塊錢。 截至今天收盤,SST中紡機的股價為10.82元,開盤一度跌停,在臨近下午兩點半的時候,突然出現大筆買單,最終免去跌停的命運,縱觀這只股票10多年ST的摘帽過程中,也是反反復復,SST中紡機的年報顯示,2011年企業營業總收入9915萬元,比上一年下降14.82%,凈利潤564萬元,比上一年下降36.37%,每股收益0.02元,每股收益0.02元,而近三年來,主營紡織業務的SST中紡機主業一直不振。記者撥通SST中紡機董秘辦公室的電話,工作人員&&,公司目前的近況並不樂觀。 SST中紡機工作人員&&,企業現在生産經營情況,生産還是正常的,我們現在反正主業還是虧的,盈利主要是靠拋售股票的收益。 業內人士認為,退市制度推出後,不會再出現死而復生的企業,而是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新規則實施後,退市標準中涉及凈資産、營業收入和審計意見類型等3項指標,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兩市共有41隻個股凈資産為負值,這意味着,根據新版的退市制度方案(徵求意見稿)以及實施時間表,若這41隻個股在2012年度凈資産繼續為負,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此外新方案還規定,連續兩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實行退市風險警示;連續三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暫停上市;連續四年(深交所規定(或被暫停上市後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首個年報))則終止上市。而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3家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其中,東方銀星是13隻個股中唯一的非ST股。而*ST廣夏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0.38萬元、0元和0元。面對僅剩不足一年的生死倒計時,啟動重組、實現盈利也許將成為*ST公司主要的救贖途徑。截止今天收盤,滬深兩市共有42家ST公司跌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