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五一”樓市風向標之稱的珠三角房博會4月28日開幕,展現出調控之下市場的冷熱兩面:一邊是百餘房企忙於去庫存,中小戶型成兜售熱點;另一面則是上下游企業很冷淡,參展企業相比往年下降三成。冷暖之間,凸顯調控下房地産市場壓力倍增。
房地産上下游企業參展減三成
作為樓市重要的晴雨表,不少房地産企業將珠三角房展會作為推新貨的重要機會,加上一季度廣東省商品房存量超過3000萬平方米,不少房地産企業開始加大推貨以去庫存。
一季度,不少房地産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尚且亮眼,一些企業還&&調控對銷售的影響不大,對完成今年的預期銷售任務充滿信心。但廣東省房地産協會秘書長王韶介紹,本屆房展會上,房地産相關上下游參展企業比往屆縮減三成。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冷暖,作為産業鏈中的一員往往比外界更能率先體會,一些房地産配套企業的缺席,恰恰顯示房地産企業的日子並不如自己説的那麼好過。廣東省房地産協會會長蔡穗聲則&&,這個情況可以看出建材、配套等房地産配套企業的市場前景更加不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展的上下游企業僅有十多家,大多是來現場展示各類新型建築材料和新的建築技術。作為唯一一家來參展的墻紙廠家,廣州雅居墻紙銷售經理張先生&&:理解其他同行的缺席選擇。“我們來參展三天,攤位費一萬多,加上布展和人力一共要花兩萬元左右。現在房地産市場不太景氣,其他廠商可能認為花這筆錢來參展難以獲得預期的效果。而我們來參展就是想擴大宣傳,接觸一些高端客戶。”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市場不景氣對經營的影響,很多上下游企業開始找尋房地産之外的市場。張先生就&&,他所在的墻紙公司現在主營客戶已經轉向一些營業場所的裝修裝飾,如飯店、酒吧、娛樂會所等。“房地産不景氣,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優惠不算高中心區房價沒降低
記者在現場發現,參展的不少樓盤都打出了超過10%的折扣:位於廣州金沙洲的恒大禦景灣給出了前十套七折的優惠,廣州花都的頤和山莊銷售人員則向記者&&&&購房可享受8.8折。
但在廣州市中心上班的洪小姐逛了一圈房博會後還是有些猶豫:她想買一個位於中心區域的小戶型,卻發現打折的中小戶型房子大都在郊區,市區房價基本還是沒怎麼降,“降了價的降幅也不大。我還不着急出手,總覺得房價還沒有真正降到底,還有降的空間。”
在房博會開幕式上,廣東省住建廳總經濟師呂洪清介紹,一季度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1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成交均價為770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
不只廣州,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3月70個大中城市中46個房價出現環比下降。“如果按照統計數據中的降幅,我總覺得房價應該比現在更低才對”。一位姓張的市民對記者&&。
住建部産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在出席房博會時&&,平均價格只是個統計數據,要對同一區域住房進行縱向比較才能知道房價是否漲跌,而平均價格很難説能充分判斷房價的變化。
例如,按照廣東省住建廳此前的統計,1至2月廣東省商品房成交均價降幅曾達到12%。而一季度整體的成交均價為770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
越秀地産副總經理朱晨對此解讀,3月以來銀行信貸對剛需購房的支持給了市場很大支持,而房企適時推出中小戶型産品也迎合了當前市場的需求,“雙向努力推動了市場的回暖”。
但與前兩月12%的降幅相比,綜合3月後“漲回去的7%”則讓不少準備購房者出現了迷惘心態:到底是漲還是跌了?他們看不清楚。
“債多”、“稅少”下警惕潛在供需矛盾
在房博會房地産發展的論壇上,不少與會專家認為,目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嚴峻複雜,仍有較多不確定性,但中央決心對房地長市場的宏觀調控決心堅定,今年房價仍將穩中有降。
但仍有專家和業內人士擔憂,由於房地産市場對經濟運行的連帶作用,其走勢仍有憂慮。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就向記者&&:“承受調控壓力的不只是開發商,還有地方政府”。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分析,已公布年報的125家上市房企合計負債達到創紀錄的1.33萬億元。不少開發商開始全力進行去庫存,以價換量也帶動房價出現下行跡象。但如果説對開發商而言重壓在“債多”,對地方政府而言問題則在“稅少”。
根據廣東省房協和廣東省統計局固定資産投資統計處等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廣東省土地出讓金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從2010年的27%下降為2011年的23%。而房地産營業稅方面,珠三角重點城市深圳和珠海還出現了負增長。
由此,落實房地産調控政策,也將面臨地方土地財政利益的更大掣肘。今年以來,不少城市開始以滿足合理住房需求的名義對調控政策進行“微調”。以打政策擦邊球的試探性舉措開始浮現。專家&&,這需要中央更堅定的執行政策,收緊政策松緊的口袋。
此外,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龍斌&&,房地産土地交易迅速下滑,預示着後續兩到三年左右新增的供應可能會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考慮到統計數據的滯後性,仍需警惕未來再度出現市場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