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掣肘黑龍江發展綠色建築
激勵政策滯後 市場推廣難 技術選擇有誤區
2012-04-27   作者:記者 強勇/哈爾濱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黑龍江省位於我國高寒地區,建築終端能耗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這個省加快綠色建築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但激勵政策滯後、市場推廣難、技術選擇有誤區等問題同時並存。綠色建築的進一步推廣如何擺脫約束破繭而飛?在日前舉行的黑龍江省首屆綠色建築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國內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給出了相關建議。

  綠色建築起步晚尚處於探索期

  “我國當前的建築總能耗約佔全國能源總量的30%,而黑龍江省則高達37%,建築物成為名副其實的能源消耗大戶。”黑龍江省住建廳墻改辦主任趙榮國&&,隨着生態環境惡化、能源儲備日益減少,綠色建築已經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目前黑龍江省綠色建築實際應用看,共涉及20個技術被採用,如材料保溫、高效光源設計與利用、綠色噴灌與澆灌、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可再循環材料回收等。哈爾濱的“辰能溪樹庭院”項目在2011年12月被住建部評為東北三省第一個綠色住宅三星項目,該項目引進國際領先的高舒適度配套技術,結合哈爾濱的地域氣候特點最終敲定,具體包括天棚低溫輻射採暖製冷系統、地源熱泵系統、全置換新風系統等,打造高舒適度低碳節能住宅,室溫常年保持在20℃-26℃,濕度在30%至60%之間,符合人體健康、舒適的標準範圍。

  三大因素掣肘綠色建築發展

  目前我國綠色建築發展勢頭良好,在政策制度、評價標準、創新技術的研究上取得初步成果,各地出現了一批示範項目。但專家認為,綠色建築發展在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總量規模較小,綠色建築項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及大城市,黑龍江省綠色建築的進一步推廣仍面臨很多困難。
  有關綠色建築的法律法規亟須制定完善。朱衛中説,現有的綠色建築標準體系沒有充分考慮各地區氣候環境、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的實際,建立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差別化綠色建築標準體系和實施細則是當務之急。
  獎勵機制相對滯後,制度與市場機制結合有待提高。朱衛中&&,儘管現在已經實行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化應用的財政補貼,但支持綠色建築發展的財政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對綠色建築也缺乏稅收減免等有效的激勵,很難提高企業開發綠色建築的積極性。政府如何通過制度建設充分調動起各方,是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
  技術選擇存誤區,傳統認識理念局限大。綠色建築並不需要把所有的高精尖技術與産品“一股腦”應用在建築裏,但當前不少開發企業把所有綠色節能新技術不加區分地堆積在一起,一些項目為綠色而綠色,過分依賴高新技術製造噱頭,導致資源浪費和建築成本上升,在市場推廣上更加難以打開局面。

  填充制度盲點帶動産業升級

  綠色建築從單一概念到整體推廣,不僅給傳統建築業帶來衝擊,也會帶動與綠色建築相配套的20余個技術産業的提檔升級,在節約能源、綠色發展等基礎作用外,帶來鏈條性的整體大發展良機。專家們強調,當前發展綠色建築最迫切的問題是填充制度和標準方面的盲點,緊追世界建築業發展方向,避免再走彎路。
  “首要是通過法律、經濟手段推動綠色建築發展。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完善的、差別化評價體系,並通過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獎勵、免稅、快速審批、特別規劃許可等扶持綠色建築發展。”朱衛中説,開發商作為綠色建築的最終實現者,僅靠其社會責任推動綠色建築發展遠遠不夠,必須由政府&&相應扶持政策,在同等條件下對綠色建築給予優惠,調動開發商和建設單位積極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專家指出綠色建築需要大眾化設計 2011-07-14
昂貴的綠色建築真的環保嗎? 2011-05-18
王剛代表:應大力提倡發展綠色建築 2011-03-08
綠色建築:讓人憧憬又噱頭重重 2011-01-27
綠色建築:是否談"綠色"就是多花錢 2011-01-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