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私募發行墜入谷底賬戶鬧斷供
2012-04-26   作者:張寧  來源:證券時報
 

  今年股市回暖未能改變陽光私募(即證券信託産品)發行頹勢。統計數據顯示,受信託證券賬戶資源緊缺影響,當前陽光私募産品發行量已跌入低谷。

  發行跌入谷底

  日前,坊間盛傳監管部門將放開對信託證券賬戶的限制。但是,華寶信託、華潤信託等多家公司相關人士均對證券時報記者&&,尚未收到相關監管信息,目前也沒有重啟在中證登公司開戶的準備。
  與此同時,證券時報記者從中融信託、華潤信託、中信信託等以往的陽光私募産品發行大戶了解到,相關信託公司存量的信託證券賬戶所剩無幾。這也導致今年以來,在證券市場回暖的情況下,陽光私募産品的發行卻出現了冰點。
  展恒理財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發陽光私募産品94隻,同比下降42.33%,單只産品平均募集規模由去年同期的2.48億元降至今年的1.16億元,單只産品募集規模嚴重縮水。
  而融智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曉武統計的數據則顯示,截至4月25日,4月份以來發行的陽光私募産品僅有22隻。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2隻陽光私募産品中,不需要借助證券交易賬戶的債券型證券信託産品共計10隻。投資於股市的股票型證券信託産品實際上只發行了12隻,這接近於自2009年7月暫停開設信託證券賬戶以來,陽光私募産品單月發行量的最低點。
  有信託公司人士&&,監管部門限制信託證券賬戶開設,其原因之一是信託公司此前對賬戶的管理相對混亂。由於當時用於申購新股的證券賬戶越多,中簽的概率就越大,因此許多信託公司在中證登開設了成百上千個賬戶用來打新。然而,後來信託證券賬戶開設受限,卻誤傷了近幾年蓬勃發展的陽光私募。
  不過,該人士認為,在當前新股發行改革政策不斷推出的情況下,打新獲利空間已越來越小。再加上近年來信託公司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即使信託證券賬戶開戶松綁,證券賬戶被濫用的情形應該不會重現。

  信託壟斷獲得高報酬

  不過,在證券賬戶未再度開放之前,信託公司仍是唯一既得利益者。由於存量賬戶有限,信託公司索取的賬戶管理費居高不下。
  這種因政策而形成的壟斷優勢,使得原本並不為多數信託公司重視的證券信託業務,一躍成為行業中極具盈利能力的業務類型。記者查閱的某信託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披露的證券信託業務的信託報酬率(信託業務收入除以實收信託平均餘額)接近1.8%,遠高於該公司股權投資類及融資類業務的信託報酬率。
  信託報酬是受託人通過管理和運作信託財産而獲取的報酬。按照上述報酬率水平,1億規模的陽光私募,付出的信託管理費將高達180萬。而這也與目前信託賬戶的轉讓價格相接近。記者從深圳私募人士了解到,現在新發産品,一個賬戶的管理費最低都達到了150萬,而在信託證券賬戶未被限制之前,陽光私募所付出的管理費僅為20多萬。
  為了繞開目前賬戶不足的困擾,目前有多家信託公司開發出了傘型證券信託産品,將一個單一的信託拆分成多個子信託,這些子信託將共用同一個證券賬戶。從理論上説,這些子信託可以無限量地複製擴張。信託業人士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已解決了不能開戶的難題。但是,在各家信託公司還沒有完全市場競爭之前,借道傘型證券信託的陽光私募,仍要付出高昂的信託管理費。據記者了解,在深圳,目前信託公司對該産品的要價都在100萬以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陽光私募2月“不陽光” 單月跑輸滬深300指數 2012-03-09
陽光私募2月單月跑輸滬深300指數 2012-03-09
開局不利 基金公司收縮陽光私募 2012-02-14
2011:陽光私募悲催年代 95%私募産品虧損 2012-01-16
首例陽光私募基金“搶帽子”操縱市場案曝光 2011-1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