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結構性理財産品只是看起來美
2012-04-17   作者:吳婷婷  來源:證券日報
 

    與給出的最高收益率相比,星展銀行今年以來已到期的13款産品並不那麼有吸引力——13隻産品中有12隻收益率低於3%,其中3隻負收益、3隻零收益。
  動輒超過10%,甚至高達3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這樣的銀行理財産品是否很吸引眼球?金融危機後一度沉寂的結構型理財産品市場已開始升溫。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已有235款結構性産品發行,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為7.9%,星展銀行的一款産品更是給出32%的收益上限。
  對普通投資者來説,無論是否能夠讀懂複雜的産品説明書,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誘惑。但實際上,目前結構性産品多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動收益型産品,由於觸發條件等的嚴格限制,超高收益或許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淪為銀行營銷的噱頭。投資者不僅難獲高收益,反而有可能損失本金。

  結構型理財捲土重來

  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已有7286隻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較去年同期增長24%。在新發行産品中,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成為主力,共發行 4474隻,同比增長37%,佔同期理財産品新發行市場的61.41%。另外,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熱情大漲,共計發行235隻, 1—3月發行量分別為46款、92款和97款,呈現遞增態勢。最高預期收益率平均達到7.9%,星展銀行更是包攬了收益率排行前五的所有産品,其中 “股得利”系列1204期12個月證券挂鉤人民幣結構投資産品預期收益率最高,達到32%,另四款産品的最高收益率也在18%-22%之間。
  一家不願具名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分析師對記者&&,今年以來結構性産品發行開始抬頭,一是由於今年以來信貸出現松動,流動性緊張的局面緩解,銀行傳統的投資標的,如債券等收益率開始下降。為保持收益率的吸引力,銀行希望通過發行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結構性産品來留住客戶。另一方面原因是,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後,目前國內銀行,尤其是中資銀行非常注重聲譽風險,在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挂鉤標的和産品設計方面都很謹慎,産品多是半挂鉤形式,多數資産還是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産。

  高收益理財看起來很美

  上述分析師進一步&&,目前純粹的結構性産品也就是全挂鉤産品大多由外資銀行發行。對於收益大幅超出市場平均收益率的一些産品,投資者獲得最高收益的機率實際上並不大。
  以星展銀行近期銷售的一款結構性産品為例,據星展銀行北京某支行理財經理介紹,這款“股得利”系列1212期——五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以“三桶油”港股為挂鉤標的,為100%保本産品。該産品以2012年4月19日為初始定價日,産品設定每三個月有一個觀察日,若在觀察日出現敲出事件(即觸發事件),則産品中止,客戶可獲得7%的收益率。敲出發生的認定標準為3隻股票中觀察日表現最差的一隻漲幅達到3%。若未發生敲出事件,則客戶於每個收益支付日可獲得相關收益金額。
  對於收益的認定,上述客戶經理對記者&&,必須同時滿足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隻股票日漲跌幅在一定的範圍內才可兌現。假設三隻股票的股價都為100元,當日三隻股票的價格浮動區間在85元到105元之間時,客戶可以獲得5%的收益率。 在最理想情況下,投資該産品可獲得12%(5%+7%)的年化收益率,但據上述分析師&&,這種情形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儘管投資的標的股票像‘三桶油’這樣股價關聯性很高,但要同時滿足最高收益率的所有要求概率卻很小。首先,觸發條件是三隻股票同時上漲且漲幅在3%之上。即便觸發事件發生,也沒法保證每個交易日3隻股票的股價均在規定的區間內浮動。”她&&。
  從星展銀行另一款創下今年以來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産品“股得利”系列1204期12個月證券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來看,也存在相似的情況。根據該産品説明書,只有未發生障礙觸發事件,並且標的物的最終收市水平為216.9999,即剛好碰到觸發條件邊界並高於初始收市水平時客戶才能獲得32%的年化收益率;若僅發生了障礙觸發事件,標的物的最終收市水平高於觸發條件時,收益率為6%。在最差情形中,即未發生障礙觸發事件,並且最終收市水平低於執行水平,則客戶需要承擔5%的本金損失。
  實際上,與給出的最高預期收益率相比,星展銀行今年以來已到期並披露到期收益率的13款産品並不那麼有吸引力。統計顯示,13隻産品中“股得利”系列0948期 --18個月期香港通訊科技股票籃子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表現最好,但也僅取得5.5%的到期收益率。其餘12款産品的到期收益率均在3%(含3%)以下,其中“股得利 ”系列1102期--12個月中國國航H股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股得利 ”系列0972期--12個月中國平安H股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股得利 ”系列1105期--12個月和記黃埔股票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3款到期收益率為負,另有3款産品零收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理財産品發行現疲態 資金或逐步回歸儲蓄 2012-04-13
抗通脹 這些理財産品也能跑贏CPI 2012-04-11
理財産品"退燒" 中短期仍是熱點 2012-04-09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2-04-06] 2012-04-06
近期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全面走低 2012-04-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