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流動性要求高的投資者更適合銀行理財産品,信託産品則適合對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投資者。 銀行理財和信託是去年以來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兩大理財産品,相對穩定的收益讓它們在股市低迷、樓市受控這樣的環境下格外搶眼。兩種理財産品既有着千絲萬縷的&&,又可以説有各自獨特的地方,那麼哪種理財産品略勝一籌呢?
收益性,信託遙遙領先
單從收益方面來看 ,信託産品收益率要遠勝於銀行理財産品。最近島城某銀行正在發售一款工商企業信託産品,18 個月,年收益為9.4%
,雖説到4月份才起息,但現在額度已經幾乎告罄。與信託相比,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相對低一些,市場多以4~6個月的産品為主,年收益多數在5%
以下,與信託産品的收益相差甚多。但是信託産品門檻較高,雖説起點為100萬
,但一個信託産品只能配50個100萬的小額,多數還是300萬起。而銀行理財的起點僅為5萬元,適合多數普通投資者。
安全性,理財略勝一籌
雖説銀行理財與信託産品都被稱作“穩妥的固定收益”産品,但相對來説,銀行理財産品更為穩妥一些。近年銀行發行的年收益率在6%以下的理財産品一般投資債券或者鐵路、電力等國家建設項目,安全性有較高的保障。而信託發的産品多數是工商企業等信用度略低的項目,從理論上來説,信託産品的風險高於銀行理財。不過,按照行業慣例,目前信託公司對所發産品的本息都會給客戶“兜底”,這也就是説信託公司的實力非常關鍵,買信託産品除了看産品投向之外,還要看信託公司的股東背景、註冊資本金、管理資産總額等實力。
流動性,信託稍有遜色
信託和銀行理財産品一般都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大體相當。不過,銀行理財産品目前多數為半年以下的短期産品,比如購買三個月的滾動型理財産品一年有四次贖回機會,流動性佔一定優勢。信託産品存續期一般為一到三年,若要急用,不能贖回,只能選擇轉讓,而目前,國內信託産品轉讓的各項規章還不健全,操作繁瑣,變現能力較弱。另外,有的銀行理財産品可以抵押貸款,信託産品則無法抵押。所以,對流動性要求高的投資者更適合銀行理財産品,信託産品則適合對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投資者。 想要將信託和銀行理財産品一決高下是很難的,就像西瓜和獼猴桃,有人愛吃西瓜有人愛吃獼猴桃,不能説西瓜好獼猴桃就不好,還是那句老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