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為時尚早 認清築底現實
2012-04-06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節後A股大幅走強的邏輯,表面上是源於節假日期間的一系列消息面利好,無論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新增QFII投資額度500億等股市政策,還是溫總理提出盡快&&預調微調措施都被正面解讀。但究其本質,超跌後悲觀情緒的階段性釋放才是A股大漲的主要因素,上述利好畢竟尚難扭轉調整的趨勢,二季度A股下探年內低點的概率較大。而往往前途越光明,黎明前就越煎熬。

  制度改革意義積極

  近期,A股市場最大亮點在於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從之前呼籲養老金入市、到針對一級市場定價過高的新股改革,再到提高QFII投資額度上限,均旨在提升A股長期的投資價值,通過正本清源來塑造出一個更成熟的A股市場。長遠來看,完善的制度是資本市場走牛的重要根基,積極意義不言而喻。
  以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為例,重點在於推進存量發行、擴大網下配售比例和取消網下股份禁售期。此舉通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給來抑制投機炒作,降低新股估值。短期而言,倘若一級市場的估值快速回落,其對二級市場估值向下的牽引不容忽視。尤其是在下降趨勢中,取消3個月禁售期會使上市首日拋壓驟升,不排除會陷入一級市場拉低二級市場估值、再通過二級市場拉低新股定價的負循環。此外,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更傾向於市場化改革,是否意味着供給增加?同時在改革前已經過會的公司是否會加速發行?這些潛在擴容因素都將制約短期市場表現。而養老金入市和提高QFII額度,養老金屬於保命錢的性質,QFII最擅長的是左側抄底,即使對其放開投資額度,也不等於會馬上入市,更不等同於追漲。從價值投資和長線資金的角度而言,處於經濟轉型前沿和成長預期較為突出的小盤股仍呈現結構性高估的狀態,短期而言並不具備配置價值。

  利好信號在萌芽

  隨着微觀企業盈利硬着陸預期的逐步兌現,目前積極信號也正在萌芽,雖然這些積極信號短期刺激力度有限,但未來或成為中期轉勢的導火索。
  首先,溫總理提出要盡快&&預調微調措施,這是釋放政策傾向保增長的信號。無獨有偶,各個環節也暖風頻吹,從央票罕見的連續十三周停發、到央行重提引導信貸適度增長、再到博鰲吹風放鬆資本管制,這些微觀信號或許並不強烈,卻表明政策的天平正在悄然轉向有利於A股的一面。
  其次,關於打破銀行壟斷、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切實打破壟斷放寬准入等措施,雖然短期在實施上有所困難,但對於深陷景氣谷底的微觀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一旦景氣進一步回落,不排除有預期之外的刺激政策出現。此外,美英法日再度商討釋放戰略油儲平抑油價,與之對應的是油價的悄然回落,隨着強勢美元的再度回歸,中期潛在通脹壓力將有所緩解,無形中也給政策騰挪出施展空間。客觀而言,上述積極信號仍需要時間來發酵,目前的利好效應有限,甚至需要基本面的進一步惡化來強化上述信號。但隨着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環比進一步回落,這些積極信號很可能成為扭轉中期趨勢的導火索。

  反彈後或繼續尋底

  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大盤反彈主要源於內生性因素的驅動。一方面,隨着年報的陸續公布和一季度預告的發布,市場對於基本面的悲觀預期通過3月中旬以來的連續下跌已有所釋放。另一方面,滬指已經回吐前期2/3的漲幅,量能萎縮至前期1/2的水平,個股跌幅普遍接近30%。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沒有外力刺激,市場也有內生性的反彈需求,而近期的外部利好更具表象意義,實質刺激有限。相反,二季度美元走強和歐債風險再度上升將使跨境資本回流美國,而這種資本回流對A股的衝擊並未被市場充分預期。加之二季度企業盈利仍處於主跌段,小盤股的價值回歸仍未到位。考慮到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比2008年時更差,而估值較2008年底時仍有較大溢價。根據wind數據,3月底收盤時中小板27.73倍的市盈率較1664點時的16.2倍仍有70%的溢價。即使估值無法回到當時的水平,如此大的溢價也必須經歷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換言之,任何一輪反轉行情開始前,都有一個“熬”的過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經濟調整周期拉長 股市注重防禦 2012-04-06
“綠肥紅瘦”4月A股市場難言樂觀 2012-04-06
把規範股市的基礎性工程都做紮實 2012-04-06
基本面存憂 4月股市將繼續調整 2012-04-05
新股發行改革新政提振股市信心 2012-04-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