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銀行QDII理財産品累計虧損
2012-03-29   作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近日,工商銀行公布的2010年第一期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産品PZ1001最新凈值為0.8456元,這款成立於2010年2月1日的産品,至今已虧損15.44%,産品規模也由5億份下降至2012年2月底的3.35億份。不過,就在銀行涉股理財産品頻報虧損之際,今年2月以來,不少證券業權威人士卻極力呼籲引導更多銀行理財産品進入股市。
  涉股理財産品虧損並非渣打銀行一家。
  早在2006年,包括銀行係QDII、打新股産品,以及挂鉤股票的結構性産品等銀行理財産品,就已經逐步關聯境內外股市、大宗商品市場。然而波動幅度巨大的資本市場讓投資者交了不少學費,並引起諸多銀行與客戶間的糾紛。
  多位受訪的銀行業人士都認為,對擴大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的提議應該謹慎而為。這牽涉投資者對銀行産品定位,及銀行資産管理能力較弱兩方面問題,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

  主動更換投資顧問

  上述工行産品月度報告顯示,該款産品的投資顧問原為光大證券,投資範圍則是通過委託江西國際信託成立的信託計劃投資於股票、基金、可分離債券中所含有權證等權益類及債券、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
  該款産品成立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均低於1元的凈值。於是在2012年1月18日,工行主動對産品期限、投資顧問、投資範圍、投資限制、産品費用、風險揭示書等條款進行重大調整。
  譬如投資顧問變更為從工行2011年度投資顧問合作名單的14家陽光私募中挑選。2月份的報告顯示,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已經取代光大證券的位置。
  投資範圍變成若干特定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包括存量信託計劃和新增信託計劃),每個信託計劃對應一家投資管理機構擔任投資顧問進行運作。信託公司則增加了中融國際信託。
  目前,尚且無法判斷這款産品能否借此成功翻身,但,很多成立時間更早的理財産品早已陷入虧損的泥淖。
  銀行理財資金與境內外股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可以追溯至2006年。這一年,銀監會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代客境外理財業務(亦稱:QDII),當時僅限於投資境外的固定收益類産品。一年後,銀監會將股票及其結構性産品納入QDII投資標的籃子。
  工商銀行隨後推出國內首只投資於香港股市的代客境外理財産品——“東方之珠”,選擇了摩根富林明資産管理公司作為其境外投資管理人,並創下了44.5億元募集規模盛況。
  之後,各家銀行紛紛效仿追逐。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26家中外資銀行獲得QDII資格,獲批額度94.6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額度是在2006-2007年間批准。
  隨着2007年A股史上最大牛市的來臨,投資A股的銀行理財産品也接踵而至。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當時的研究報告統計,以打新股産品為例,在2007 年,這類産品迅速膨脹到150 只以上,佔人民幣股票産品的比重高達47%。
  這類涉股的理財産品運行模式為:銀行作為理財産品的發行人,募集的全部資金委託信託公司管理,然後由公募基金提供投資諮詢服務。
  然而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讓這些涉股類銀行理財産品投資者交了一筆高昂的學費,尤以QDII産品為甚。
  中信銀行在今年3月初公布的代客境外理財産品贖回參考信息顯示,其代客境外理財産品2、3、4、5號産品均投資於瑞士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票據,主要通過票據投資於霸菱香港(中國)、首域中國增長等基金。
  截至3月6日的凈值分別為0.5490元、0.7474、0.5053元和0.8254元。不得不提的是,該4款産品均在2010年-2011年進行展期,但截至目前,凈值表現依然難以令人滿意。
  普益財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23日,正在運行的225款銀行係QDII理財産品中,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産品有122款,佔比54.22%。
 “銀行發行的這類理財産品,除有客戶、渠道優勢外,業績基本沒有亮點。”某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認為。
  2009年,銀監會發文設限,銀行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境內二級市場的股票或相關基金;並且不得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但私人銀行産品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除了發行基本停滯的QDII産品外,陳柏軒稱,目前銀行與股市相關的理財産品,一是挂鉤股票等結構性産品,二是在私人銀行與和信託公司、陽光私募、公募基金、券商等機構合作的産品。
  普益財富的統計顯示,在2011年到期的理財産品中,有37款沒有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這些産品中有31款為結構性産品,其中挂鉤股票的13款,挂鉤匯率的7款,挂鉤利率的6款,挂鉤價格的2款,挂鉤期貨的2款,挂鉤基金的1款。
  至於第二類産品,上述財富管理部負責人透露,私人銀行産品中,大部分是代銷模式,僅有小部分是銀行與機構聯合開發,專門針對自身銀行客戶的産品。“並且後者一般投向資本市場的比例控制在30%以內。”
  銀率網産品信息顯示,譬如中信銀行與中誠信託合作的私人銀行“慧添利系列理財計劃”,其投資組合中除了新股申購外,更多包括債券、各類現金管理工具。
  在歷史業績不佳的教訓下,對於證券業熱烈呼籲的銀行理財資金入市聲音,接受採訪的銀行業人士都&&要謹慎。
  上述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認為,首先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者訴求,絕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金的增值;而資本市場波動性大,與銀行理財的投資者在訴求方面存在差異。
  “如果僅是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不如直接購買基金、券商等推出的産品。”該人士説,其次對於理財資金入市,對於銀行而言,最大的考驗是人才團隊建設。陳柏軒也&&,原來銀行體系中的人才,資産管理的能力比較薄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金價盤整 黃金基金領跌QDII一族 2012-03-12
星展銀行:發行第一款QDII産品 2012-03-02
今年前兩月基金成績單:分級股基逞威 QDII突圍 2012-03-01
新興市場表現突出 QDII年內5倍漲幅於股基 2012-02-27
風險偏好助推QDII基金凈值躍升 2012-02-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