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韶山》16年再度亮相嘉德
2012-03-23   作者:記者 岳瑞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記者從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獲悉,李可染革命聖地山水巨制——《韶山》將亮相今年的嘉德春拍。該作品曾是1996年秋季中國嘉德《新中國美術作品》專場的封面作品,16年後再次現身嘉德。
  此幅《韶山》創作於1974年,尺幅巨大(141.5243.1cm),構圖完整,經過多次加工,是李可染同類題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也是李可染的經典構圖和革命聖地山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目前此幅作品估價待詢。
  上世紀50年代,李可染決心從畫室走向自然,遠游寫生,至60年代,他“採一煉十”,構圖日臻成熟。“文革”期間李可染遭遇動亂衝擊,畫畫一度中斷。1969年,他離開牛棚,被召至北京飯店作佈置畫,即有一稿未及署名的《韶山》(109.8166.2cm);1971年李可染下放丹江,又畫有一稿《韶山》(71107cm);1974年,李可染在對前兩稿的基礎上,斟酌構圖,悉心經營,創作出這件巨幅《韶山》。
  與前兩稿相較,此幅《韶山》加強了整幅畫面的空間感和敘事性。在縱向上,前景的水塘愈加開闊,松柏筆直而立,樹冠相互掩映;中景主席故居成為視覺中心,背後綠樹成蔭,層層推向天際。在橫向上,畫家拉寬了整個畫面,右側寬闊的水田和掩映林間的新居將視線引向遠方。在敘事性上,畫家通過勾勒大量的人物,表現出來自全國的工農兵高舉紅旗到韶山參觀的場景,不同人群的點綴使畫面豐滿而鮮活。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着中國政治、社會各方面涌現出一種對革命聖地的崇拜熱情,與革命歷史相關的韶山、井岡山、延安等地,地位不斷提升。1960年傅抱石的《毛澤東同志故居》《韶山八景》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美術展,最早將對革命聖地的描繪脫離寫生層面,進入主題性創作,“革命聖地山水題材”就此開始形成,這種新的山水畫類型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得到空前發展,成為與“毛澤東詩意山水”並行的兩大國畫題材。在此類型作品中,“韶山”是畫家描繪最多的,幾乎當時所有山水畫家都曾涉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李可染《山林清音圖》10月在香港拍賣 2009-09-18
李可染畫作《韶山》拍下1624萬元高價 2009-06-12
齊白石、李可染名畫下月將在港拍賣 2009-03-16
著名畫家李可染誕辰百年紀念展將舉辦 2007-11-05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