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根中陰線!在成品油價再創新高之後,A股應聲下跌。儘管部分個股仍以漲停的方式宣示着多頭的不屈,但個股與行業板塊普跌的格局卻顯示A股已正式步入調整期。問題在於,這次大盤調整的空間會有多大,自1月6日以來的多頭格局是否已被徹底打破?
“油老虎”再現 通脹隱憂揮之不去
在隔夜歐美股市表現相對平穩的情況下,由於20日凌晨發改委上調油價,市場擔心此舉將影響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以及通脹可能再度上行並由此減弱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受此影響,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後大幅下行,滬綜指再次跌破30日線及2400點支撐。儘管鋼鐵與地産板塊盤中一度啟動護盤,但怎奈市場情緒脆弱,尾市賣盤不斷涌出。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報2376.84點,下跌33.34點,跌幅為1.38%,成交946.2億元;深成指報收於10116.39點,下跌179.78點,跌幅為1.75%,成交861.4億元。相較之下,近期表現相對較好的中小板與創業板再成個股下跌的重災區,其中創業板指數下跌3.08%,領跌主要指數,中小板綜指也下跌了2.41%。
發改委於3月20日零時上調汽柴油零售價各600元/噸,其中,汽油約0.44元/升,柴油約0.51元/升。這是發改委繼2月8日後,年內第二次上調油價,此次調價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上調幅度。成品油價格大幅上調,創出歷史新高,這成為壓垮A股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對於成品油價格的上調,近期早有傳聞,周二煤炭與石油化工板塊的上漲也源於油價上調的預期。不過,周二滬深兩市對油價上調仍然反應劇烈,這主要源於兩個原因。
一方面,油價的高企將導致通脹預期的增強。目前籠罩全球股市的最大陰霾或許正是高油價,這一因素可能會在發達市場引發通脹,並促使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惡化。由於油價上漲將壓縮許多公司的利潤,或會導致市場預期在二季度見到的“經濟底”後,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悲觀情緒將有所增強。
另一方面,在油價節節攀升使得通脹預期抬頭的同時,也降低了後續央行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的預期。據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末外匯佔款新增僅251.15億元,不到1月份新增額度的18%。有分析人士據此擔心,隨着經濟增速下滑,銀行信貸不良率反彈或成為大概率事件,這可能導致銀行出現惜貸情緒。此外,有跡象顯示,今年一季度2.4萬億元的信貸目標很可能落空,這在近10年來較為罕見。儘管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樓市調控導致的信貸需求萎縮,但也有另外的聲音認為,一季度央行沒有大規模放鬆銀根,根源或在於通脹形勢仍然比較嚴峻。正是基於通脹可能超出市場預期的判斷,此前對貨幣政策將逐漸放鬆的預期有所減弱。
調整空間或較為有限
從昨日的盤面表現來看,儘管個股普跌,市場風險漸顯,但滬深兩市仍有11隻個股漲停,僅有1隻個股跌停。這表明儘管市場處於弱勢調整的狀態,但市場人氣仍在,在前期反彈折戟的背景下,仍有資金在尋求做多的機會。
儘管油價上調對宏觀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仍存在一定爭議,但昨日的油價上調並不能作為一個“黑天鵝”事件來解讀,而經濟運行周期與貨幣周期也大概率將維持既定的路線運行,即“經濟逐漸見底,但不會立即反彈;貨幣政策以預調微調的方式漸進放鬆”。因此,昨日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內在調整的訴求。
在市場從2132點反彈至2478點之後,貨幣政策放鬆預期推動的估值修復以及超跌反彈行情基本到位,此時市場需要新的“催化劑”來推動指數的上行,而這一“催化劑”短期仍然是以存準率下調為形式的貨幣政策放鬆預期的兌現。不過,目前來看,市場短期內很難迎來存準率的第三次下調,加之目前A股中多只個股累積漲幅巨大,獲利回吐壓力與前期解套壓力並存。因此指數短期內再創新高的動力缺失。而此前獲利了結的“聰明錢”和前期踏空的場外資金亟需等待A股的“二次落點”,即“跌出來的機會”來從容建倉,因而當前的調整並未呈現出“恐慌性”的下跌,反倒是部分資金在績優股下跌時進場抄底。這或也是昨日地産板塊跌幅較小,甚至盤中一度翻紅的原因所在。
對投資者而言,在當前的點位不必過分恐慌,一旦在恐慌情緒支配下而貿然割肉或斬倉,往往市場此時就是階段性的低點。有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滬綜指雖跌破30日均線,但半年線仍將對指數形成有力支撐,短期市場或挑戰半年線2361點附近的支撐,指數本輪調整或很難跌破23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