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基雄風再現 可選指數基金組合
2012-03-20   作者:高麗霞  來源:新快報
 
【字號

    指數基金今年以來的強勁表現,超乎很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預期。而分級指數基金的B類份額更是憑藉着杠桿優勢,反彈強勁。趁着市場的回暖,基金公司也紛紛推出指數化的産品,加上此前已經成立的157隻指數基金,投資者該如何配置指數基金的組合呢?

  指數基金成反彈大贏家

  今年以來,A股市場回暖,被動的指數基金大幅跑贏了主動産品,成為此輪反彈的大贏家。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在所有A股市場的非杠桿類基金中,7隻産品今年以來凈值漲幅超過17%,而指數型基金便佔據了五席。其中富國中證500指數增強上漲17.2%,為表現搶眼的指數增強型基金。國聯安大宗商品ETF上漲20.88%,是表現最好的標準指數型基金。此外,國投瑞銀中證資源的漲幅也超過了17%。富國滬深300則上漲近13%,跑贏了滬深300指數。事實上,該基金成立兩年來,截至到2011年底,已經實現了超越滬深16%的收益。
  從平均業績來看,今年以來123隻指數基金平均上漲11.54%,成為上漲最快的基金産品,21隻增強指數基金的平均漲幅為10.34%,而同期標準股票基金的平均漲幅僅為7.2%。與此相比,滬深300今年以來上漲11.84%。
  業內人士稱,在牛市或反彈市場中,多數基金不能戰勝指數。而憑藉高倉位、低費率的優勢,指數型基金通常能創造不俗的收益。歷史數據顯示,2007年間,滬深300指數上漲了161.55%,僅四隻基金産品跑贏了該指數。同期標準指數型基金平均上漲了143.85%,遠超股票型基金132.78%的平均漲幅。
  同樣的故事也在2009年上演,上證指數從1664點至3478點,上漲了109%。指數基金上漲123%,同期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上漲84.48%。

  杠桿指基強勢反彈

  分級指數基金的B類份額更是憑藉着杠桿優勢,反彈強勁。截至到3月14日,B類份額的凈值平均漲幅高達23.62%,充分體現了分級指數基金B類份額在反彈市中的高彈性優勢。
  從整體表現看,銀華係分級基金B類份額在近三個月和近一個月的統計周期中,表現最為突出。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近三個月中,分級指數基金B類份額銀華鑫利和銀華銳進的二級市場漲幅分別達到13.42%和10.34%,包攬亞軍和季軍,其間基金單位凈值漲幅則分別高達18.49%和15.07%。
  隨着市場的反彈,指數基金的表現吸引着眼球,基金公司今年也紛紛推出指數化産品,提前布局行情。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在發的26隻基金中,有7隻指數基金,佔全部新發基金總數的28%。加上已經成立157隻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數目已經增至164隻。

  指數基金也可以做組合配置

  投資者在配置指數基金時,應該如何選擇呢?正在發行的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相關人士&&,選擇指數基金時,除了關注跟蹤的標的指數外,也要學會資産配置,利用相關性指標,構建指數基金投資組合。具體而言,就是在指數基金選擇上,注意選擇相關性較低的産品。因為資産與資産之間的相關性越小,風險分散效果越好。反之産品之間的相關性太高了,同漲同跌的概率就較大。
  就目前市場看,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指數基金數量確實很多,但很多指數基金都是跟蹤幾大主流指數,比如現在有25隻滬深300指數基金、10隻上證180指數基金、8隻中證500指數基金、8隻中證100指數基金、7隻中小板指數基金。
  或許投資者已經購買了其中的一隻或者多只指數基金産品。但滬深300、中證180、中證500等主流指數相互之間的相關性均在0.9以上。也就是説,當滬深300指數下跌時,中證180指數有90%的可能也是下跌的。如果投資者同時持有跟蹤滬深300和中證180的兩隻指數産品,從資産配置角度來講,其分散風險的效果會受到限制。
  相比而言,創業板指數和其他指數的相關性較弱,相關係數在0.75左右,綜合配置能起到分散風險的良好效果。從歷史數據看,創業板與大盤的相關性只有0.4,也就算是説,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創業板只有40%的可能性是下跌的。融通基金建議,投資者不妨根據資産配置理念,選擇相關度較低的指數基金構建投資組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多數基金3月初成功完成高拋低吸 2012-03-20
不要對社保基金滿倉無動於衷 2012-03-20
杠桿基金上演狂漲秀 多家券商推薦買入 2012-03-19
重倉63隻個股堅持業績為王 社保基金炒股新攻略 2012-03-19
基金補倉跡象明顯 下跌空間有限成共識 2012-03-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