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目前央行的基準利率尚未開降,但在今日,記者從省城各大銀行了解到,銀行的中短期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相比此前略有下降。對於今年可能的降息趨勢,銀行理財師提示投資者,目前理財應選長期産品。
近日,省城市民王越發現,此前自己關注的一款5萬元起售、期限為90天的産品,年初的年化收益率還在5.1%左右,最近預期收益率已降到4.7%。而記者諮詢省城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不管是人民幣理財産品還是外幣理財産品,中短期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在降。普益財富的一項數據顯示,1月份,各大銀行發行的1個月期限以下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36%,2月份時降至4.06%,到3月份繼續下降。“依照目前形勢,國家的貨幣政策正在趨於寬鬆,降息可能性較大。”光大銀行理財經理畢竟提醒投資者,目前理財的行情與去年截然不同,由於CPI重回“3”時代,短期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投資者資金短期內沒有急用,最好買入半年期或一年期的中長期産品,這樣可提前鎖定5%以上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此外,畢竟認為,因為每款理財産品在從認購到本金收益打回賬戶的過程中都包含了多個期限,而標注的期限僅為運作期,這就意味着每款理財産品的實際投資期至少要比標注的期限多出幾天,資金收益也在減少。
按照相關數據,目前,1個月到6個月的理財産品依然是發行主流。因此畢竟提醒,目前的長期産品較少,投資者需適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