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為15%,只面向高端客戶發售,欲購從速!”如果您是銀行高端客戶,看到此條消息千萬別衝動,因為高端客戶在銀行理財市場最容易受傷。統計顯示,商業銀行面向高端客戶專售的理財産品往往是將資金投向股市、受益權、信託貸款等領域,高收益總是伴隨着高風險,理財産品到期未實現預期收益或大幅虧損的往往是這類産品。
高端客戶理財也中招
高端客戶往往是銀行重點維護、特殊照顧的客戶,同樣的理財産品,給高端客戶的就會預期收益率高一些,某些特殊定制的理財産品還只能高端客戶才有資格購買,但不少高端客戶往往是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某銀行在2010年1月發售了第1期“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産品”,説明書顯示,投資門檻高達20萬元,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6%,理財期為兩年。按此預期,過去兩年這款産品的收益率應達到12%,但該産品於2012年1月30日到期時的結果卻虧損超過16%。這款産品表面上與目前常見的穩健型産品無異,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産品,通過委託信託公司投資於權益類及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應該是比較穩健的。不過,如果你知道什麼是權益類投資工具就不會這麼想了,權益類投資工具包括上市公司股票、開放式基金
(不含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封閉式基金、混合基金以及可分離債券中所含有的權證等。如果該産品募集的資金大部分投資於權益類投資工具,風險無疑非常大。
高風險産品賣給高端客戶
針對銀行高風險理財産品損失慘重,銀監會此前曾發布通知,禁止銀行理財産品參與股票二級市場投資,但私人銀行等高凈值理財産品不在禁止之列。因此,銀行高風險産品只能面向高端客戶發售了。
外資銀行的客戶基本上是中高端客戶,而外資銀行主推的産品就是結構性産品,結構性産品正是去年以來理財産品未實現預期收益率的重災區。據普益財富統計,2011年共有15038款理財産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37款沒有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這些産品中有31款為結構性産品。
中資銀行的理財産品相對穩健,去年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的産品主要是投資對象包含信貸資産、信託貸款或票據資産的銀信理財合作産品,而這部分産品也是主要面向高端客戶發售。
高端客戶認清風險
為了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面向高端客戶發售的理財産品收益率越來越高,風險也越來越大。據財匯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各家銀行專門面向高端客戶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産品達833隻,其中不乏投資於信託優先受益權、委託貸款等,募集資金不是投資於股市,就是給高風險行業提供融資,其風險不言自明。
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另類理財産品頻頻出現,以高檔酒、藝術品、茶葉等為投資標的理財産品走進投資者的視野。無一例外的是,此類産品只面向高端客戶外售。業內人士透露,高端客戶的理財産品高收益與高風險匹配,不過,面向高端客戶設計的理財産品,銀行獲得的中間業務收入往往高過面向普通客戶的産品。
理財專家提醒,投資高端理財産品雖然預期回報不菲,但高端客戶也應對自己的投資作出判斷:此款産品的風險有多大?你能承受的風險有多大?事實上並非所有的高端客戶都能承受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