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藏界涌動中國藝術品拍賣潮
2012-03-02   作者:記者 馮武勇 李雪笛/東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起拍價,2000萬(日元)。”屏幕上出現一個明代官窯青花碗。隨着日本拍賣師不間斷報出應價,拍賣價節節上升。經過多輪爭奪,拍賣師槌音落下時,這個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拍出4600萬日元(約合362萬元人民幣),台下一陣驚嘆。
  2月2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在東京泉美術館舉行。400多件拍品涵蓋了書畫、陶瓷、玉石、造像、漆器等各類古代和近現代中國藝術品。
  據主辦這場拍賣會的全日本拍賣公司董事長左明貴子介紹,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公司特意策劃了“中國藝術品回故鄉”專場,拍品的徵集得到近江屋美術館、博雅齋、東京華僑總會等日中友好團體和人士的支持,僅從這3家就徵集到上百件中國藝術品。
  現年78歲的博雅齋主人高瀨陽平長年致力於中日友好合作事業,1981年作為日中技術交流訪問團的一員首次訪問中國,此後60多次訪華。高瀨老人告訴記者,在與中國的長期交流中,他對中國書畫産生強烈興趣,當年工作之餘陸續收藏了齊白石、范曾、葉淺予、董壽平等大家作品。
  高瀨説,近年自己身體每況愈下,聽説全日本拍賣公司組織“中國藝術品回故鄉”專場的消息後,想到一句中國古話“葉落歸根,物歸原主”,決定拿出部分中國繪畫收藏讓其回歸故里。
  據悉,在日本僑界頗有影響的東京華僑總會不僅為這場拍賣會的徵集和鑒定提供場地支持,還在日本老華僑群體中徵集到包括齊白石、李可染、郭沫若、王子武等書畫藝術家的珍貴作品。
  這場拍賣吸引了不少中國收藏界人士和職業買家。兩天的預展期間,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絡繹不絕,不少人還帶來了各個門類的鑒定師。一名來自中國南方的買家告訴記者,他這次主要關注瓷器和雜項,與國內的同類拍賣相比,這裡的起拍價比較誘人,但由於中國買家來的比較多,最後的成交價恐怕不會便宜。
  這名買家説,這幾天在東京、橫濱等地集中有數場中國藝術品拍賣會,場面比較熱烈,一些拍品的成交價都超出了他們一行的預先估價範圍,“有的比國內還火暴”,不少藝術品國內市場也能見到,但是大家對境外中國藝術品的價格想象空間更大。
  日本收藏界和古董商們也對近年中國買家對在日中國藝術品的追捧充滿期待。全日本拍賣公司聘請的收藏顧問秦野法明告訴記者,他本人收藏了不少中國藝術品,這次提供了一對大清康熙年制的官窯青花瓷盤和明清時期的端硯。他認為,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相比,中國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應該還有發掘潛力。
  據全日本拍賣公司介紹,當天拍賣的成交率為58%,總成交價約為3.16億日元(約合2490萬元人民幣)。其中,全場最高拍賣價為上述明宣德官窯青花碗所創。中國書畫類中,明清書畫名家王鐸的一幅立軸行書以2800萬日元(約合220萬元人民幣)獨佔魁首。
  左明貴子説,這次拍賣結果基本符合拍前預期。她説,與會的日本藏家對這場拍賣印象比較深刻。其中,近江屋美術館提供的50多件無底價中國書畫成交率為100%。專程從日本西部山口縣趕過來的近江屋美術館負責人&&,今年秋拍期間,他們準備再拿出300多幅所藏中國書畫作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文物藝術品拍賣佣金最高 2012-03-01
藝術品鑒定或將有保險來買單 2012-02-29
步履維艱的藝術品保險 2012-02-29
外資險企涉足藝術品市場 2012-02-28
藝術品拍賣不能讓欺詐洗錢合法化 2012-02-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