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轉向中長線穩健型
2012-02-22   作者:黃培紅  來源:信息日報
 
【字號

    繼情人節多家銀行發行了期限相同、收益相同的理財産品之後,記者又注意到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開始“轉向”,雖然期限和收益還是非常雷同,但與去年短期理財産品大行其道有所不同,現在中長期理財産品開始增多。

  近期理財産品中長期多

  在某事業單位工作了5年多的陳靜,幾年省吃儉用終於攢足了10萬元。看著身邊的朋友、同事都在規劃自己的“小金庫”,陳靜也想投資理財,出於對資産保值的考慮,他決定把錢投資於銀行理財産品。
  “沒買時常聽人説收益高,要買時才發現銀行理財産品的名堂真不少,收益高的風險大且設計複雜,承諾保值的産品收益又相對較低,來來回回折騰了一個多月,卻發現選擇的空間越來越窄。”陳靜説,最後自己選擇了一款穩健性産品,一年的期限,預期年化收益率5.0%。
  也確實如陳靜所説,近段時間以來,相比短期産品,中長期理財産品呈現出扎堆發行的態勢。“和往年一樣,春節長假之後,客戶手中的資金寬裕了,就開始理財了。”某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普通老百姓追求的是穩健性投資,和陳靜一樣,顧忌比較多。出於這方面考慮,各銀行發行了大量年化收益率較高的中長期理財産品。
  記者從這位經理手中接過的産品表上看到,10款産品中,有6款的期限在3個月以上,1款為228天。不過,相比短期理財産品,購買中長期産品的門檻也提高了,多數産品的起售點已從之前的5萬元提高至10萬元。

  理財産品同質化嚴重

  各銀行的情人節理財産品期限和收益都相同,因為有特定的寓意。而對比近期市場上正在發行的産品之後記者發現,除了大家都熱衷於中長期産品之外,收益率、投資方向也非常相似,在3家銀行的理財産品表格中共25款産品,有5款産品的起息日是21日,7款産品的起息日是23日,預期收益率的也都在4.80%~5.00%之間,投資方向為同業、債券類産品。
  有業內人士分析,原因在於銀行理財産品投資方向、運行模式以及銷售流程受到嚴格監管,産品創新受到一定的限制。

  投資者多看中穩健型産品

  在一家商業銀行的大廳裏,一位客戶經理正在接待3位前來諮詢理財産品的客戶。
  “15款産品,既有保本保收益的,也有無風險提示的,看得有些眼花繚亂了。”客戶這樣告訴記者。對此,這位客戶經理介紹説,相比於1月份發行量銳減的局面,2月份各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速度有點快。收益方面,中長期産品的收益率略有上漲。
  據某網站檢測數據顯示,進入2月份以來,各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中,從産品投資標的類型來看,主要為混合投資類理財産品,與節前理財産品差別不大;而從預期收益率情況來看,短期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水平有所下降,而中期産品保持一致,長期産品預期收益率水平略有上漲。
  “除了收益之外,我還考慮是否保本。”在隨機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近期普通市民購買理財産品時,考慮的問題大多與陳靜相同,看收益、看風險,主要選擇風險較低的穩健型産品。

  追求資産增值也要規避風險

  投資理財都是想尋求資産的增值,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因此,不論是年前的短期還是年後的中長期理財産品,投資者都應該謹慎購買,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
  首先,不要盲目團購理財産品。中長期理財産品的投資門檻往往比較高,有的高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一時拿出這麼多的“閒錢”實在困難,於是很多人留意到部分理財網站推出的産品團購活動。其實,理財産品的團購行為很可能是一種機構炒作的噱頭。由於沒有正規合同,也沒有相關法規對此進行保護,很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
  其次,投資者要留意理財産品的募集清算期。比如一家銀行推出的理財産品募集期是14天,投資者如果在募集第一天就購買産品,那麼資金將在賬戶上閒置14天,不産生任何收益。
  此外,中長期理財産品雖然收益較高,但是期限也比較長,大部分為3~12個月。在這個期限內,銀行不接受客戶提前支取本金和收益,投資者一定要注意資金流動性方面的限制,以免影響資金使用的效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吳江農商行理財産品四成收益縮水 2012-02-22
資深人士揭秘理財經理一年提50萬 2012-02-21
銀行理財利用"期限錯配"保證收益 2012-02-21
理財産品發行量激增 短期佔五成 2012-02-21
天津銀行稱理財産收益8.1% 誘惑航天專家 2012-02-2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