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短期理財産品沉寂之後,理財市場一時似乎難以找到新亮點。而就在此時,結構性理財産品重新崛起,以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有理財師提醒道,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收益不確定性較大,風險也較高。在目前投資環境下,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一些結構性産品,但不應盲目追求高收益。投資前還需三思而行。
客戶主體
適合保本及短線需求投資者
眾所周知,結構性理財産品向來以較高收益率作為招牌示人。而事實上,2011年各家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産品的到期收益率表現也確實令人刮目相看。據銀率網統計,2011年共有19224款理財産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為17474款,披露率為90.9%。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十的理財産品中,實際年化收益率在12%至16%之間,大部分為結構性理財産品。例如民生銀行發行的“非凡資産管理黃金投資2號理財産品”,最終獲得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5.38%。這樣的收益率顯然足夠搶眼,遠遠跑贏了其他理財産品的收益率。
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師向商報記者介紹道,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回報率,通常取決於挂鉤標的的表現。根據挂鉤資産的屬性,結構性理財産品大致可以細分為外匯挂鉤類、股票挂鉤類、指數挂鉤類和商品挂鉤類等。據該理財師分析,以目前的情況看,各類商業銀行挂鉤貴金屬的理財産品,實現預期收益水平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由於本金有保障,比較適合於有保本及短線需求的投資者,目前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
不過,結構性理財産品也曾遭遇“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的尷尬,不過2011年保本型産品在結構性理財産品中佔了較大的比例。根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1年有超過半數的結構性産品為保證收益型,投資者風險較小;約84%的産品保證本金安全;高風險高收益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僅佔16%。此外,2011年,結構性産品挂鉤標的以匯率、利率為主,這兩類産品佔比超過60%。對此,一位業內人士預測,2012年的匯率、利率挂鉤的産品將依然是結構性産品的主要品種。
該理財師還告訴記者,中外資銀行均有發售相關的結構性理財産品。而從適用投資者人群來看,外資銀行發行的這類理財産品比較適合投資經驗較為豐富並且願意承受一定風險能力的投資者,能夠以産品到期後本金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或者獲得較低收益的風險來搏取存在較高收益率的可能。而中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比較適中,一般會有最低收益率的保證,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且可以承受産品到期後可能僅獲得與活期存款利息相當收益的投資者。
産品本質
屬博弈型産品勿想穩賺不賠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由於結構性理財産品的運作模式以及投資標的都比較規範,並且並未受到監管的影響,所以今年對於結構性理財産品來説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據其介紹,結構性産品的挂鉤標的種類豐富,從投資標的來看,大宗商品、匯率、利率、股票、基金都有可能成為順應市場行情發行的熱點。而從結構上來看,保本並且在産品表現最不利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為投資者保證最低的收益,這種設計對於投資者來説也具備不小的吸引力。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總部産品創新團隊主管周箭明此前曾&&,在全球實行寬鬆貨幣政策、歐債危機加重的背景下,包括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仍舊被看好。此外,今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也比較明確,這使得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機會更大。和黃金、貴金屬挂鉤的結構類理財産品在今年上半年可能會取得很好收益,但下半年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尤其是若歐債危機緩和,挂鉤貴金屬、大宗商品的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不確定因素會增加。因此,該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在選購挂鉤結構性理財産品時,根據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相應保本比例的産品。
據記者了解,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收益跟標的物以及特定一段時間後的走勢或定位相挂鉤,因而是屬於博弈型産品。倘若投資者對於産品判斷得當的話,投資者可以在保本的基礎上獲得較高的收益。不過,在選擇結構性理財産品時,投資者還是應該保持理性,不要抱着穩賺不賠的理念。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高收益總是與高風險相隨。
該人士建議投資者,在選擇購買結構性理財産品之前,首先要充分考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否與産品的風險等級相匹配。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自身對於挂鉤標的較為了解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應做好最壞的打算,清楚明白結構性理財産品可能出現的最差收益情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結構性理財産品本身的複雜性,因而部分結構性理財産品説明被投資者形容為“天書”,其中的艱深術語以及複雜條款另投資者頭疼不已。而無法讀懂條款,對於投資者來説非常不利。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理財産品時,應充分了解並明白産品説明書中的條款意義,而不是囫圇吞棗式地“一閱而過”。對此,業內認為,銀行在推廣理財産品專業化設計的同時,也應注意理財産品説明的清晰化,並且在銷售時做好相關的風險提示和産品説明。畢竟理財産品的銷售不應該是短期獲利的行為,不負責任的銷售模式只會對銀行與客戶雙方都造成風險。
頭腦清爽
跑贏CPI成為産品設計噱頭
近年來,另類投資品種看似漲勢不錯,但其中累積的風險也不容小覷。一位理財專家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相較而言,這些披了“華麗外衣”的銀行理財産品更受高端客戶的青睞,多數另類理財産品均是為高端客戶量身訂做的。另類理財産品大多以跑贏CPI為設計目標,也是以這個為噱頭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實際上,這類理財産品投資的對象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説還是陌生的,此外能否保證收益也是投資者無法確定的問題。比如另類理財産品中涉及到的藝術收藏品、酒類等市場都具有相當的專業性,能夠真正充分了解其質地、性能等的投資者並不多,因而這也就決定了這類理財産品的受眾對象更加傾向於高端和小眾群體,並不適合資金量較小的普通投資者投資。
該專家還補充道,在目前的態勢下,另類投資品能否延續過去兩年的漲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投資者堅信該類品種的長期投資價值,仍然不能忽視短期資金炒作所帶來的暴漲暴跌風險以及持續上漲後累積的回調風險等。畢竟在國內,另類理財産品的投資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並沒有一個成熟的市場作為支撐。
據記者了解,另類理財産品不僅有投資標的的價格波動風險,還存在不少的局限性。某國有大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另類理財産品的主要局限性有三方面。首先,某些另類投資品種流動性並不強,短期內並不一定可以變現,産品到期時也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其次,一些另類投資品種缺乏公認的價格標準,因而投資者不容易直觀獲得價格行情信息,而這也為投資品種的估值帶來了不小的難題。最後,有些理財産品為了迎合投資者的投資喜好,通常期限設置不長,一般不會超過3年,然而一些另類投資品種是需要時間積澱的,長期投資才能獲益豐厚。
分析延伸
取回實物收藏價值或更可觀
由於另類投資品種本身所具備的特性,該人士也建議投資者可優先考慮到期提供實物和現金兩種選擇權的理財産品,倘若到期時投資品種表現不佳,投資者也可取回實物繼續收藏或者享用。而事實上,有些投資品種的收藏價值的確更為可觀,而這也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此外,投資者也可以選擇既可分享投資收益,又附有回購承諾的理財産品,這類理財産品的風險相對較小。當然,如果投資人堅定看好理財産品所投資的品種,並願意承擔高風險來博取高收益,仍需要謹慎選擇好投資品種和時機。
一位投資分析師&&,另類理財産品高收益的獲得,要視供給方和宏觀經濟等基本面因素對它的影響而定。因而,對於涉足這部分理財産品的投資者來説,應該注意關注宏觀經濟形勢,而不是以閉門造車的方式來坐享其成,否則往往會得不償失。該分析師建議,理性的投資者應該在此類産品上持謹慎態度,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按適當比例進行投資。而不是一味地跟進或者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