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農商行理財産品四成收益縮水
2012-02-22   作者:喬加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近來,吳江農商行多款理財産品遭遇收益“縮水”。
  根據銀率網此前發布的銀行理財産品報告,2012年1月各商業銀行共1770款理財産品到期,其中,1541款産品披露了到期産品數據,11款産品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其中有7款為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發行。
  記者翻閱這幾期理財産品發行文件後發現,這7款理財産品中有6款為信託類産品,期限在50天到100天不等,預期最高收益率多在6.5%,普遍高於同類型同期限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
  同時,這7款産品的收益截止日均恰為2011年12月30日。“如果理財産品到期,在12月底之前客戶沒有將資金劃出吳江農商行,這筆資金將為該行年底衝量一筆不小的存款。”一地方銀行行長對記者稱。
  根據證監會此前公示,吳江農商行作為14家申請上市地方銀行之一,處於“落實反饋意見中”。

  縮水的預期收益

  根據記者調查,上述7款未達到預期收益的理財産品,為該行發行的金鯉魚理財系列的16-22期,産品大多發行於去年四季度,其中6期産品的類型為信託類。
  這6期産品的發行文件顯示,理財産品所募集資金委託給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國聯聚富18號單一資金信託合同”,“用於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流通的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券等或者用於存放同業、同業拆借等貨幣市場投資工具”。
  “這類信託類理財産品,投資收益往往取決於受託機構的投資成績。”上述地方銀行行長稱。
  據了解,這幾款理財産品期限為50-100天,最高預期收益6.5%,普遍高於市場上同類型同期限産品。
  參照銀率網數據,産品期限同為50天左右,發行於2011年10月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為5.228%,11月為5.391%,12月為5.344%。100天期限的同類型産品,10月份發行的預期收益為5.630%,11月為5.813%,12月為5.533%。
  “6.5%的最高預期收益應該會讓産品銷售更為順利,提高和大行、股份行理財産品之間競爭力。”但這位地方銀行行長認為,“大型銀行在理財産品上運作空間更大。在理財資金的增值上,大行的投資渠道更多、交易對手的選擇也更多。”
  事實上,這7款産品的最終收益,亦沒有預期收益那麼誘人。根據銀率網此前公布的理財産品到期報告,相較於預期收益,這些産品實際收益普遍低1-1.5個百分點。同時,吳江農商行2011年總計發行理財産品17期,也就是説,未達預期收益的産品佔到四成。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吳江農商行理財産品的發行節奏。截至記者發稿,該行已經公布“金鯉魚35期”人民幣理財産品的發售公告。今年以來,該行已有7期理財産品面世,接近去年全年發行理財産品的一半。

  攬存之慮

  橫向比較14家申請上市銀行2010年年報,四家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常熟農商行、吳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資産規模相對偏低,其中又尤以吳江農商行資産規模最低,為400.02億元。
  據記者了解,吳江農商行2011年經營計劃為,資産總額超過455億元,人民幣存款超過400億元,本外幣信貸資産總量超過335億元。而截至2010年底,吳江農商行本外幣存款總量(不含匯出匯款)、本外幣貸款總額僅分別為350.95億元、227.30億元。
  記者發現,吳江農商行上述7款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的理財産品的收益截止日期,巧合均為12月30日。也就是説,如果客戶在12月31日前不將理財資金轉賬,這7款全額認購3000萬元的理財産品將為該行年底衝量不低於2.1億元的存款。
  “銀行理財業務可以起到穩定客戶和吸收資金的作用,有益於增加銀行存款規模,不僅可以滿足貸存比等監管要求,還可以通過合理合規的資金運用,起到增加資産規模的作用。”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在題為《區域性銀行擬上市 借道理財增加資産規模》的報告中指出。他&&,根據普益財富理財産品數據,無論從産品發行數量還是銀行給出的産品定價來看,2011年,申請上市的幾家農商行都加大了理財産品的開發力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農商行簡化存摺功能稱為節約 2012-02-08
城商行IPO倒計時 上市公司集體"潛伏" 2012-02-08
工行北京農商行停辦存摺 背後潛規則曝光 2012-02-03
城商行理財成績亮麗難掩背後尷尬 2012-01-17
城商行手續費:三家異地取款免單 2012-01-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