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信理財市場在監管層連續的“叫停令”下蹣跚而行。數據顯示,上周銀信産品的發行數量有所增加,但規模出現下滑。分析人士&&,融資類産品的持續低迷壓抑了銀信發行規模,隨着監管層一系列規定的施行,銀行理財業務的成本將會增加,同時,銀行也將更為有序和審慎地開展理財業務。
銀信理財收益將“穩中回落”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國內共有21家銀行和17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了213款銀信理財産品,發行數量較前一週增加55款,增幅為34.81%。
上周預計的發行規模為424.29億元,環比減少31.69億元,減幅為6.95%。面對春節假期後投資者以及企業手中的大批閒錢,存款壓力巨大的銀行業迅速反應,大批量地推出一個月期的短期理財産品來進行吸納。但與此同時,從去年開始,監管部門發布系列對銀行理財産品的限制令,尤其是超短期以及超高收益産品都被叫停。用益信託工作室研究員萬蓓&&,監管層對超短期産品的限制體現了其對銀行理財業務實質回歸的期望,不過銀行迅速找到了打擦邊球的空間,1到3個月期限的産品迅速佔領了發行主流,收益穩定在4%-5%之間。“受此影響,上周銀信産品發行數量增加,但規模略有減少,主要是由於融資類産品持續低迷削弱整體發行規模。”
統計顯示,上周銀信合作理財産品的平均理財期限為112天,平均收益率為5.13%,與前一週相比,理財産品平均期限增加10天,收益略升0.04個百分點,整體收益波動不大,漸趨常態。
萬蓓指出,從年後陸續到息日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看,投資期限為1個月至3個月的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年後市場方面的資金較春節前相比,相對充裕。年前大量的資金流出銀行,節後,新的資金理財需求將重新回籠到理財市場。但由於利率等因素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下調,短期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將隨之走低。”
在萬蓓看來,今年整體的經濟形勢將是影響産品收益的根本因素。“2012年,國家仍將從嚴調控房地産行業,銀行方面的貸款需求將受到抑制,對銀行産生一定影響。綜合來看,經濟短期內難以大幅增速,為平抑經濟風險,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或穩中回落。”
監管層密切關注投資風險上周,銀信市場發行量最大的是兩月期的産品,佔比達26.70%,環比略減0.83個百分點;一個月的産品位列第二位,佔比26.14%,環比增加了2.22%;三個月期産品位列第三位,環比減少了2.32個百分點。從收益看,半個月産品收益減少0.17%,一個月期産品減少0.24%,除此之外,其他産品收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年初召開的監管工作會上明確提出,要全面布控表外業務風險,着力減小風險的擴散性。萬蓓&&,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銀行體系流動性逐步偏緊,銀行業表外業務發展迅速,風險隱患也有所累積。銀行通過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票據理財産品等方式幫客戶繞過信貸規模的限制進行融資。“對於利用理財、信貸資産轉讓等繞規模的行為,銀監會已先後關閉了通過銀信合作等行為變相發放貸款的渠道,並要求商業銀行在2011年底前將銀信理財合作業務表外資産轉入表內,並按照每季度至少25%的比例予以壓縮。除表外業務將被嚴控之外,今年票據融資業務也將遭遇全面整頓,尤其是違規挪用信貸資金髮放委託貸款將成為整頓的重點。”
萬蓓認為,今年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銷售行為和投資者教育活動的監管力度將不斷強化。《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今年1月1日已經正式實施。銀行需要合規銷售理財産品,具體環節包括宣傳銷售文本管理、産品風險評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銷售管理、銷售人員管理、銷售內控制度。“這些規定會增加銀行理財業務的成本,但長遠看來,有利於促進銀行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和更為有序和審慎地開展理財業務。未來,監管部門可能會對理財産品投資者的資格作出更為具體和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