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委託理財有風險需三思而後行
2012-02-10   作者:吳學安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存款利率跑不過CPI,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低,樓市深度調整,股市又不景氣,手頭資産究竟如何保值增值,着實讓不少投資者憂心忡忡。如果有人告訴你,通過非銀行渠道的網絡平台委託他人理財,可能會有不小的回報,你會動心嗎?
  顧名思義,網上理財就是指雙方通過網絡虛擬空間的接觸,通過互聯網簽訂理財協議。目前,網上理財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網上收費理財信息服務,另一種是網上委託理財。業內人士稱,理財走向網絡,除了網絡快速方便的原因外,也與現有的理財渠道過於狹窄有關。
  家住江蘇連雲港的武先生去年家中因拆遷得到了一大筆現金,這筆錢如果存入銀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僅為3.5%,與居高不下的CPI抵衝,仍為負利率。而銀行的理財門檻又太高,加上股市震蕩,基金業績大幅下滑,他一時無法找到其他投資渠道。無奈之中,有位朋友介紹他到網上“淘金”。通過與一家理財工作室頻繁接觸,雙方建立了信任感,愉快地簽訂了委託理財協議。
  互聯網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已經滲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有的委託理財業務也被移植到網上,並在網上不斷生存發展。網上代理理財超常規的發展,不僅得益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更主要的是人們觀念的一種更新。然而,熱衷於網上理財的投資者,一般都是些受到高利貸、期貨、債市“流金淌銀”般效應的誘惑,卻又缺乏專業投資知識的人。
  尤其是在前些年各類投資效益不錯的年份裏,有多家網上理財工作室聲稱自己的保底收益率都在20%以上,而一些在網上意圖尋求資金者更是打出每月保底30%、甚至1年保底120%的誘人字眼。這個收益率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網上理財操作過程中,資金委託方和受託方的接觸是互動和雙向的。受託方一般在業內擁有較高的信譽,被業內人士所推崇,並被認為是某個投資領域的“高手”。受託方憑藉個人信譽和實績以及投資理念來獲得資金委託方的信任。而委託方則是在網上通過搜尋有關理財工作室或者是在論壇上發帖尋求受託方的。相對於基金和銀行理財,委託方對網上理財收益率的要求更高。
  與其它理財方式相比較,網上理財具備獨有的特點。網上理財單個案例的資金額度隨意性很大,十幾萬到幾百萬都可以。但由於委託方與受託方是在網上結識的,有些投資者對受託者缺乏足夠的了解,完全憑藉對受託方的信任簽訂委託理財協議,甚至沒有簽訂委託理財協議就把資金劃撥到受託方的賬戶上,這樣的網上理財顯然隱藏着許多風險。
  網上理財的風險,是委託方和受託方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前些年股市行情好的時候,網上理財的投資方向多為股票,一般以1年為限。但後來股市連續下跌,在沒有做空機制的環境中,再好的操作也無濟於事。除了大盤下跌帶來的風險外,受託人的信用風險是最不可測的風險。通常是受託方勾結證券商打成交量,有的受託人甚至攜款潛逃造成出資人血本無歸。因為衡量受託方操作水平的高低不是資金鐵回報率,而是高周轉率下的低損失率,所以打“成交量”成為受託方造假的慣用手法。所謂“打成交量”,顧名思義是有行情要“打”,沒有行情創造行情也要“打”,其目的只有一個:以高成交量換取鉅額的佣金返還。誠然,作為一種新穎的理財方式,網上委託理財存在着一定風險,無論是委託方還是受託方都不能不對其謹小慎微。網上理財險象環生,更需投資方三思而後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2-02-10] 2012-02-10
集合理財産品民族金揚帆1號正式發行 2012-02-10
風控欠佳 工行理財産品到期虧16% 2012-02-10
深發展一理財品涉嫌捆綁銷售遭疑 2012-02-10
遭遇創新瓶頸 銀行理財發行銳減 2012-02-1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