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對推動美國經濟作用有限
訪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
2012-02-03   作者:記者 王宗凱/華盛頓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1月3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美國過分強調了外貿的經濟推動作用,其實,外貿僅佔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的20%至25%,不會成為美國經濟的核心驅動力。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到2014年底出口翻番的目標。今年1月24日,他在國情咨文講話中説,如果出口以目前的速度增長,美國可提前實現這一目標。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目前美國出口增速約為16%,為達到2014年底出口翻番的目標,即出口額達3.1萬億美元,出口增速最低需達15%。對此,黃育川&&,由於歐洲和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未來3年內美國在任何市場的增速都不會達到這一水平,因此目標難以實現。
  奧巴馬還宣布將建立新的貿易執法部門,以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黃育川説,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奧巴馬要表現出捍衛公共利益的形象,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更加頻繁。但是,新的貿易執法部門未必能促進美國製造業出口,因為美國是高收入國家,而高收入國家的經濟主要依靠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拉動,而製造業出口利潤率較低,只對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才具有吸引力。
  奧巴馬曾&&,執政3年來,他的政府針對中國提起的貿易救濟案是上屆政府的兩倍。美國部分國會議員與行業協會1月31日要求奧巴馬政府限制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此外,美國政府正在審議是否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及組件和風塔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曾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的黃育川認為,通過對某些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方式不能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原因並不是某種産品價格存在扭曲,而是兩國經濟結構存在差異。其實,美國需要更多地與中國合作,因為中國業務是美國很多大型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中美間很多貿易都是跨國企業的內部經濟活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宣布提振住房市場新方案 2012-02-03
美國股市走高 2012-02-02
2月1日美國股市走低 2012-02-01
美國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2012-02-01
去美國並購並非有錢就行 2012-02-0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