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有各種優惠券,不少人會收集優惠券以備不時之需。英國一群“超級優惠券達人”不太一樣,他們主動出擊,每週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優惠,用它購買各種商品,樂此不疲。
只愛優惠
作家埃爾 琼斯現年28歲,家住曼徹斯特,她常用優惠券買東西,把家裏塞得滿滿當當:碗櫃裏面有20個茄子,冰箱裏放着45根小胡瓜、閣樓裏有數十罐豆子和西紅柿罐頭、衣櫥裏儲存着90卷衞生紙,就連車後備箱也不放過,裏面放着10罐防凍液和12聽菱角罐頭。
琼斯在個人博客“一名節儉的太太”上發表多篇文章,大談省錢之道。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她文章中的話報道:“便宜到近乎不要錢的東西我都想要,這是人的天性。我向自己發出挑戰,當我找到便宜得不可思議的商品時,幾乎會高興得叫出聲來。”
“省錢令我心情愉快。”琼斯説。她的原則是:沒有優惠券就不買。
省錢成癮
琼斯是“超級優惠券達人”的典型。在英國,像她這樣癡迷於優惠券的中産階級女性數量越來越多,她們大量購買打折商品,家裏地下室、閣樓甚至床底下都堆滿“戰利品”。
“超級優惠券達人”與一般消費者有明顯區別,她們收集優惠信息的狂熱程度令後者望塵莫及。
不少“達人”有購物計劃後,會先上網比價,尋找最低價格或最划算折扣。“超級優惠券達人”黛比 奧康納説,搜尋優惠令人上癮,“買到便宜貨讓我産生巨大的滿足感,對我而言,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為今後省下更多錢,一些英國女性甚至不遠萬里前往美國紐約,參加當地組織的省錢經驗交流研討會。
更好生活
優惠券網站“Wowcher”常務董事羅蘭 布賴恩説,消費者對如何花錢越來越精打細算,“眼下經濟不景氣,購買商品或服務時若是能讓消費者省錢70%甚至更多非常有吸引力”。
優惠券風潮20世紀早期興盛於美國,如今在英國愈刮愈烈。倫敦優惠券網站“Savoo”總經理西蒙 伯德説,與習慣於從報紙雜誌上剪下優惠券使用的美國人不同,英國人偏愛電子優惠券,在他們看來,拿着紙質優惠券在收銀&結賬有點令人尷尬。
省下來的錢幹什麼用?琼斯的答案代表不少女性觀點:“我把部分省下來的錢用於奢侈消費,比如度假、買電子産品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