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2012年前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累計上揚3.92%,然而這並未能讓在泥沼中苦苦掙扎的股基松了一口氣,反而讓更多的基金陷入破面值的尷尬境地。
數據顯示,去年年底時,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以下的偏股基金共有342隻,而今年以來的前4個交易日大盤總體的向上走勢卻使“破一”成員不減反增,截至1月9日,單位凈值跌破面值的基金數量增至349隻,即4天增加了7隻。
隨着華泰柏瑞價值增長的“破一”,目前,共34家基金公司旗下股基集體跌破面值,佔比53.13%。
某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曾令華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採訪時&&,今年以來,上證指數雖然上漲,但同期偏股基金的平均回報率仍呈負收益。主要原因在於,今年的幾個交易日裏,大盤股走勢強於中小盤股,由於基金的配置傾向不同,凈值變化的趨勢也不盡一致,這也是在大盤上漲的背景下,破一基金數量反而增加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破一”軍團新年再添7丁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412隻主動管理偏股基金中,有多達342隻基金的單位凈值跌破1元面值,佔比高達83.01%。而今年開局的4個交易日裏,大盤雖上揚,但破面值股基數量未減反增,由去年年底的342隻增長到截至1月9日的349隻。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年底時,單位凈值在1元以下的偏股基金在今年前5個交易日裏,無一翻身,反之,年底時單位凈值在面值之上的華泰柏瑞價值增長等7隻股基新進
“破一”軍團。
某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曾令華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採訪時&&,今年以來的幾個交易日裏,上證綜指雖然累計上漲,但同期偏股基金的平均回報率仍呈現負收益。主要原因在於,今年的幾個交易日裏,大盤股走勢強於中小盤股,由於基金的配置傾向不同,凈值變化的趨勢也不盡一致,這也是在大盤上漲的背景下,破一基金數量反而增加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34公司股基集體“淪陷”
數據顯示,上述349隻單位凈值跌破面值的偏股基金涉及64家基金公司,這也意味着,沒有一家公司逃過“破一”厄運。需要注意的是,華泰柏瑞旗下5隻股基均“破一”,至此,共有34家公司旗下納入統計範圍內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全部跌破面值,佔53.13%。
而旗下單位凈值“破一”股基佔比最小的是華夏基金公司,該公司納入統計範圍內的10隻偏股基金中,截至1月9日,僅4隻單位凈值跌破面值,佔40%。此外,興業全球和華寶興業等2家基金公司旗下破一股基數量佔比也相對較低,均為50%。
可認購股基價格相差15倍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根據數據發現,在上述349隻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之下的偏股型基金中,甚至有15隻基金在5毛以下,佔4.3%。
其中,最“便宜”的股基是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的工銀瑞信核心價值,該基金截至1月9日的單位凈值僅有0.27元。資訊顯示,該只基金在去年3月進行過一次分紅,每10份份額向投資者派發紅利0.35元,累計派利8.59億元。而目前市場上,投資者可進行申購的偏股基金中,最“貴”的是泰達宏利基金公司旗下的泰達宏利行業精選基金,截至1月9日單位凈值為3.98元。即,目前市場上可認購的主動管理偏股基金中,最“便宜”與最“貴”的兩隻基金的價格相差14.74倍。
此外,《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根據數據顯示,在單位凈值跌破面值的349隻偏股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245隻,偏股混合型基金104隻。去年年末時的平均資産凈值為24.06億元,低於同期偏股基金27.15億元的平均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破面值的基金中,既有包括廣發聚豐等10隻基金資産凈值超過百億的超大規模基金,也有國聯安紅利等18隻資産凈值低於1億元的“迷你”基金,其中,國聯安紅利的資産凈值甚至僅有0.48億元。
對此現象,某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曾令華&&,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而若按去年12月31日的單位凈值和份額數據計算,國聯安紅利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如果在未來的2個月內仍無好轉,國聯安紅利的清盤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