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瘋狂 入門級賭石在滬漸興起
2012-01-05   作者:張鈺蕓 滕芙勤  來源:CCTV《新聞晚報》
 
【字號

  “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瘋子買,瘋子賣,還有瘋子在等待”,這一句在玉石行業裏流傳的行話,説的正是傳統賭石的神秘莫測。近年來隨着玉石價格的瘋漲,一場“瘋狂的石頭”從我國雲南以及緬甸的賭石公盤,波及到玉石成品的零售市場,如今更有入門級的賭石在上海興起。只要花幾百元就可能博到一塊包裹着翡翠、和田玉的原石,如果眼光夠準、運氣夠好,瞬間就能獲得上萬元收益。

  賭石可追溯至“和氏璧”

  賭石是玉石行當裏延續千年的一個傳統,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塊賭石是“和氏璧”。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有人發現了一塊玉璞,認定是世間罕見的美玉,於是獻給楚國的國君。可國君以為受騙,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後來楚文王繼位,請玉工將玉璞剖開,結果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石,這就是著名的“和氏璧”。
    明清時期,隨着翡翠從緬甸進入中國,賭石的生意應運而生。店家拿出一塊外麵包裹着一層風化皮的原石,沒人知道裏面所含翡翠的好壞,只能根據皮殼的特徵和人工在局部開口來進行推斷。
  賭石分為悶頭料、半明料和明料三種。悶頭料指翡翠被全部包裹在風化表皮中,賭石的風險最大。半明料則是給原石開一個口或石頭本身摔裂了,可以看到一小部分的翡翠色澤、水頭等信息。明料就是已經把表皮剝光的翡翠,其價值幾乎一目了然。

  百元原石開出上萬元美玉

  “漲了!漲了! ”日前在老西門一家玉器行內,圍着一台正轟隆作響的機器,十多個人盯着正在機器下研磨的石頭,爆發出一聲聲飽含喜悅的歡呼。這正是賭石的現場。
  從去年12月上旬起,一家名為中易堂的玉器行從緬甸採購來3噸原石,開起了賭石節,無論是拎着菜籃子的家庭主婦,白髮蒼蒼的退休老人,還是剛剛下班的年輕白領,抑或是自帶手電筒細細挖掘的玉石小老闆,都可以在賭石節上看到。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大小小近0.8噸原石已經被擺放在了店堂內,按照不同品級分為三堆。第一堆的價格從300元到800元不等,第二堆則在800元到1500元之間,第三堆的原石體積最大,最高賣到5000元。而那一塊開出漲勢的石頭則出自最為價廉的第一堆,剛剛退休的韋老伯以500元的價格買下的這塊石頭,最終被認定為老坑翡翠,僅原料的價格就在15000元以上。
  在一塊塊石頭上噴上少許清水,然後拿起一支手電筒照射石頭,看其光線反射的情況以及透光程度,在看了一塊又一塊石頭後,韋老伯終於下定決心:“就是它了! ”一轉身,他就把這塊巴掌大小的石頭交給了店門口的師傅,讓他把石料現場打開。一聽要開石,店內十多個人全都呼啦啦地圍了上去,個個睜大眼睛要一睹究竟,而站得最近的韋老伯臉上隱隱帶着興奮。
  機器的轟鳴聲突然響起,刀具沿着石頭表皮快速滑過,落下一堆粉末,幾分鐘後,一抹濃濃的綠色顯露出來,幾個眼尖的圍觀者一下子大叫起來:“漲了! ”不待完全去除外面斑駁的表皮,韋老伯喜滋滋地拿着被打開一個小口的原石付了500元,而店內的專業人士告訴他:“如果這塊石頭你要出手,15000元是底價。 ”原來,從外露的翡翠成色來看,這是一塊老坑翡翠,且水頭較高,如果加工成一個小擺件或者兩三件挂飾,其價格還要翻上幾番。
  然而並非人人都有韋老伯的好運氣。一對老夫婦自帶了一塊原石前來開石,最終開出一塊白底飄綠的青白料,半分水頭也無,按照行話來説就是“垮了”。這塊完全被剝去表皮的玉石最終被從中切斷一刀,也沒有發現任何值錢的地方,只能加工成小擺件自己賞玩了。據説,這塊石料是老夫妻的兒子花了幾百元買來的,家中還有大小差不多的幾塊。

  入門級賭石在滬漸成氣候

  原本在主産地雲南、緬甸盛行的賭石何時在滬上興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着玉石文化的普及,最近一兩年以來,賭石已經在本市漸成氣候,在春秋旺季,幾乎每個月都有幾場賭石活動開幕。
  “像雲洲古玩城、城隍廟等幾大古玩城,還有一些大型的玉器行,每年都會開出幾場賭石,吸引了不少普通市民前去參與。”上海寶玉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林雪告訴記者,和北京、福建、廣州等地相比,上海的賭石活動開展較晚,但近年來頗有聲色。
  “玉石成品的價格這兩年一直在漲,品質好一點的玉器動輒就是十多萬元,對於普通市民來説,即使愛好玉石文化,也沒有實力買上幾件把玩。而原石的價格就要便宜很多了,從資金上來説門檻較低,只要幾百元甚至幾十元就能買上一塊,無論開出來是漲還是垮,至少過程是令人期待的。 ”郭林雪&&,賭石已經成為了滬上百姓賞玩玉石的一種新方式。
  而記者探訪後發現,涉足其中的市民確實大多出自興趣,而非逐利。賭石成功的韋老伯就是一名玉石愛好者,退休後到處蒐集原石,並購置了一台機器自己在家加工。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已經花了近2萬元購置原料,這一次賭石則是他第一次大獲豐收。“之前都是從相熟的玉器加工廠裏買一些邊角料自己打磨着玩,沒想到這次賭石竟然賭贏了,特別驚喜。 ”
  同樣愛好賭石的還有不少年輕白領。在張江工作的小周是個IT男,今年年初偶然接觸到了賭石就大感興趣,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買了上萬元的石頭,不過卻以開垮的石頭為主,但他的心態不錯:“我剛剛接觸這個領域不久,很多時候還是在瞎矇,就當交學費了。 ”小周覺得,自己本來就不指望因此發財,不過是培養一個興趣愛好,獲得一些玉石的皮毛知識,同時也能結識到一些同道中人,再加上賭石過程中各種掂量、期待和興奮,這個過程就足夠了。
  但由於賭石在上海市場的出現時間較短,目前市場上仍有不少不規範的做法。
  一名多次考察過上海賭石門店的“老法師”告訴記者,上海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原石價值不高,價格最低的可能五六十元就能買一個,萬元以上的很少。 “但是一般在這種幾十元、幾百元的原料中找到高檔翡翠的概率很低。”此外,還有一些店家則借買家的不懂行而漫天開價。 “很多看起來頂多值一萬元的石頭,店家會開到七八萬元,最後不少買家還會估價五六萬元,那是必虧的。”他認為,賭石的人中懂行的少,是屢賭屢輸的主要原因。

  原石漲勢驚人成投資渠道

  近年來翡翠價格幾乎一天一個價,一年翻一番。賭石逐漸走熱的背後,正是翡翠價格的飆漲。
  據業內人士介紹,世界上90%以上的翡翠都産自緬甸,近年來不斷加快的開採速度使翡翠等原材料的開採已近枯竭。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性産品,翡翠原料的稀缺直接造成價格的上漲。去年下半年以來,翡翠原料價格已經漲了30%左右,成品售價至少翻了一番。
  記者從雲洲古玩城的一家玉器行了解到,近年來高端翡翠的價格幾乎每天一個價,半年翻一番的比比皆是。店主以一件飽滿、剔透的笑佛挂件為例,他告訴記者:“這個寬度2厘米的挂件,上個月市場價還是30萬元,這個月已經漲到了40萬元,另一款觀音挂件,去年賣給一個收藏家時是10萬元,到今天已經漲到了16萬元,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除了原材料價格和做工成本上漲外,翡翠身價倍增的背後還有股市、房市等投資渠道情勢不佳的原因。不少流動資金從房産、股市流入了玉石市場,也間接推高了高端翡翠的價格。
  “愛好者和投資者是賭石的兩大主力。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滬上賭石興起不久,大部分的原料價格較低,最高也不過萬元,因此仍是以普通愛好者參與為主,而投資客們則傾向於前往北京、廣州等交易更為活躍的地方,一些膽子大、資金足的投資客則直接請上一位老法師前往緬甸賭石了。
  緬甸政府組織的“公盤”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玉石交易方式。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一次公盤上,每年輾轉於緬甸和國內的資深翡翠玉石商家發現,大量資本正在以非常迅猛的勢頭涌入翡翠行業,國內投資客居然有包10架飛機來回,這在前幾年很是少見。 “以前都是行家才去緬甸,至少要在業內有10年、8年的資歷,才敢去那裏領一領行情,見一見世面。但現在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不懂的人也去。 ”一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去年6月緬甸辦珠寶玉石展,公盤的原料在與3月相比數量基本不變,高檔好料數量減少的情況下,成交額卻遠遠高於3月的公盤拍賣,截止到暗標結束,全場拍賣成交70多億元人民幣,大大刷新了上次30億元的紀錄。 “由於看好未來漲勢,很多投資者現在買了原石根本不考慮進行再加工,就是囤料,除了質地很差的垃圾料,中檔、高檔、極品翡翠都有人買,價格也都在上漲。 ”

  有人從一夜暴富到一貧如洗

  雲洲古玩城二樓的一家翡翠店內,卞老闆正開着筆記本電腦悠哉游哉地瀏覽着各大門戶網站的新聞,門面不大,展示櫃上擺滿了翡翠擺件。
  從1988年開始賭石迄今二十多年,卞老闆可謂業內資深玩家。經歷過“四兩撥千斤”的“一夜暴富”,也曾因判斷失誤“血本無歸”,他總結道:“到現在二十多年賭石賭下來,沒什麼大的花頭,不賺不賠已經是萬幸。 ”
  卞老闆告訴記者,在二十多年的賭石經驗中,想要“馳騁沙場”“賭無不勝”幾無可能。 “賭石關鍵看的還是經驗,石頭的紋路、形狀、皮色、表面的坑都很有講究,但這些東西是從業幾十年的人都未必能判斷精確的。 ”
  卞老闆舉例説,“在石頭的外表面上,有龍紋、雞爪、十字開裂等多種紋路,比如龍紋和雞爪紋70%以上的花紋近乎一樣,但高手們一看到雞爪裂就必定不會買,因為這意味着這塊石頭內部在變質,質地發生變化的石頭一般價值就不會太高。 ”
  對於如何判斷石頭的好壞,卞老闆有其自己的訣竅,他拿出一個帶有游標卡尺的手電筒,打開開關,告訴記者:“這個強光燈照在石頭的表面以後,如果透光的深度能達到八、九成,那麼説明這塊石頭透光性和透明度都很高,質量比較好,如果只是透過兩三厘米的話,那在選擇的時候就要好好思考了。”在他的工具庫裏,除了強光燈外,還有濾鏡、放大鏡,他説:“通過濾鏡能看到石頭原本的顏色,防止不良開採商對其進行染色,放大鏡則是用來判斷花紋和坑的。 ”
  目前,賭石的對象不光指外錶帶有皮殼的原石,甚至還包括賭色、賭種水、賭霧、賭底、賭裂、賭軟硬等,由於專業性強,門檻極高,非專業人士一旦入行,很難全身而退。即便是卞老闆二十多年的經驗,也曾經嚴重失手,損失慘重,運氣也是賭石中的重要因素。
  “2009年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集資花了320萬元在緬甸買了一塊50公斤的石頭,但是將表皮風化層剝去以後,發現只是一塊青白料的翡翠,最多價值20萬,那時候公司的資金鏈幾乎都要斷裂了。”卞老闆感慨道,看到過周圍很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態進去,最後輸得很慘。 “這東西就和買彩票一樣,真的能一夜暴富的十萬分之一都不到。 ”
  在卞老闆為數不多賭贏的經歷中,也曾有一次“四兩撥千斤”,1997年時,他在緬甸花了11萬元買到一塊140公斤的石頭。 “開出來後,發現是玻璃種,價值340萬元,之後按照原料比銷售價1比3的比例,就是11萬元賺到了近1000萬元。賭石就是這樣,能讓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讓你一貧如洗。 ”
  一名多次前往緬甸賭石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前一次公盤時還拿着數百萬元一擲千金的豪客,下一次就在當地餐廳端菜洗碗的事例也曾經發生。“一次看走眼可能就是全副身家,在緬甸因為賭石而傾家蕩産的人不在少數,但這些人的眼光還在,就會留在當地一邊打工謀生,一邊做原石中介,帶着外來客找到好原料,賺取中介費。 ”而為了避免過大的風險,現在不少行家在看中一塊上百萬元的原石後 “拼單”購買。 “比方説一塊300萬元的原石,並非一個人拿不出來,但為了以防萬一,往往會拉上幾個同行一起競標,輸了一起承擔,贏了就按照出資比例分成。 ”

  友情提醒:警惕原石造假

  玉石市場的魚龍混雜早已不是新鮮事,即使在相對安全的原石領域,也有造假現象。常見的造假手法有以下五種。
  ■移花接木 在質地差的玉石上切口並在切口處移植上與切口大小相近、質地優良、色彩鮮美的翡翠,用局部的好質量來掩蓋整體的壞質量。在鑒定時,要注意對比一下切口下部的砂粒與母體上的砂粒。切口下部一般都是散砂粒,成不了顆粒狀,而母體的砂粒大多是顆粒狀。若整體的與切口下部的砂粒不同,那就要注意。
  ■死裏逃生 一件外觀好的賭石,解開後不理想,再把它接合起來,恢復原來面貌。接口處的砂一般都比其它地方緊細,不成顆粒。鑒定時,若緊細砂粒處是一直線,就要留意。但當遇到鐵銹皮殼時,一般都很難鑒別。
  ■仙女散花 這是指在一塊種好,但無松花表現的原石上,選好位置,在上面撒上膠水,再將磨好的翡翠粉抹撒在表面,修補後埋入土中數十日即可。
  ■開窗探月 對原石的內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為探明內部的情況,先開一小孔探明內情,若不理想再將小孔掩蓋,像這種手法,一般都很難鑒別。
  ■魚目混珠 在原石上選好部位,挖一小槽,然後放上綠色玻璃或綠色牙刷把,甚至綠色牙膏,再經過細心修整即可魚目混珠。但凡這類東西,裏面大多有氣泡,色彩一致,可將鑲口邊上的砂粒與本身砂粒對比即可鑒別真假。

  專家觀點:心態平和才能怡情

  儘管賭石帶着一個“賭”字,頗有幾分邪性,但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它也是一種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究竟是“大賭傷身”還是“小賭怡情”則要看心態了。
  “玉石文化已經在我國流傳千年,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而賭石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近年來被普通老百姓所認識,正是説明了玉石文化的普及。 ”上海復雅遠見珠寶教育中心主任包雪琴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賭石應該獲得推廣。 “對普通老百姓來説,高檔玉石消費不起,但幾百元一塊的賭石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借此多了解玉石文化,同時作為消遣娛樂,不失為一件寓教於樂的美事。 ”目前,本市開出的不少珠寶鑒定班、玉石賞鑒班中,就有不少普通的興趣愛好者。
  專家提醒市民,參與賭石的首要一步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態。“無論出於興趣愛好還是投資理財,都要明白賭博有輸有贏。對入門不久、僅了解一些皮毛的普通愛好者來説,賭石的不確定性非常大,這時候就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享受到其中的樂趣。 ”上海寶玉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林雪坦言,如果得失心太重,不但難以在賭石上獲得樂趣,反而會越陷越深。同時,普通愛好者如果剛接觸賭石,不妨從小賭起,循序漸進。 “可以從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原石買起,慢慢培養自己的手感和眼光,同時多看一些相關資料,向資深人士請教、交流,有感覺有收穫以後再買上千元或萬元的原石試試眼光,而不是寄希望於‘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財智E周刊:賭石,一刀天堂 一刀地獄 2011-09-30
探秘投資新貴--賭石 2011-09-29
神仙難斷一寸玉 賭石如賭命 2011-09-29
賭石者眼裏的20倍成長空間 2011-09-26
“賭石”火爆,卿為誰狂? 2011-08-1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