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期盼RQFII的開閘能給市場帶來新增資金,但據記者了解,首批基金係的RQFII卻偏愛債券,上報的産品清一色是偏債的穩健收益類産品。
據從已經獲批9家基金公司了解到,在獲得RQFII資格後,這些基金公司的香港分支機構紛紛上報了産品,但瞄準的卻是內地的債市。
“2012年很可能成為內地債券市場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債券市場有望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匯添富基金的子公司匯添富資産管理(香港)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這和QFII形成鮮明對比。12月初,QFII賬戶總資産規模合計2655億元,其中銀行存款、股票和債券佔比分別為12.2%、71.9%和13%。
而對於眼前A股而言,資金的缺乏讓市場更為蕭條。12月26日,兩市成交量只有722.14億元。
9基金公司均申報債券産品
第一批通過RQFII通道進入A股的資金註定是有限的。
證監會、央行、外管局2011年12月16日聯合發布《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按照試點辦法,香港募集的RQFII産品首批規模約為200億元人民幣,投資於股票及股票類基金的資金不超過募集規模的20%,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包括各類債券及固定收益類基金不少於募集規模的80%。
這意味着只有40億元的資金能夠入市。
而記者從各家公司了解到,首批獲得RQFII的基金公司中,竟無公司申報股票型産品,9家基金公司均在申報固定收益類産品。
12月22日,9家基金公司獲批RQFII,分別是南方、易方達、華夏、嘉實、匯添富、大成、海富通、博時和華安。據了解,目前獲批的公司已經着手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人民幣投資額度,以及向證監會上報産品申請。
“從首批200億元規模的投資方向來看,管理層是想支持債市的。基金公司當然會順勢而為。”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可能管理層和基金公司對創新權益類産品屢屢出師不利嚇怕了。”
眼下,第一批QDII基金的凈值多在0.7元之下,上投亞太優勢和嘉實海外的凈值更是被腰斬。後來出海的權益類QDII基金也是虧多賺少。繼QDII基金之後,基金公司在專戶“一對多”開閘,其産品類型也多為權益類的。
“今年能夠盈利的極少。”北京某基金公司在看到託管在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專戶“一對多”産品凈值之後感慨。根據投資者的披露,截至上周末,海富通、廣發基金的“一對多”凈值都跌破了0.9元。
而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分析,此次RQFII率先鼓勵固定收益類産品,或是想奠定一個能給客戶創造正收益的環境,以便進一步發展。
大成基金也稱,出於穩健經營、審慎投資的考慮,大成國際計劃在開展RQFII業務初期,首先推出穩健型的固定收益類基金。
匯添富也&&,RQFII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投資管理中必須以穩健為主要導向。
債市牛市?
另一方面,這些已經擁有RQFII的基金公司或許對債市後市的確看好。
“內地監管層對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和鼓勵創新的措施都在深化,明年對於債市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匯添富香港子公司的負責人稱,“內地通脹逐步回落,而經濟政策更為強調穩增長,貨幣信貸政策已顯示出定向寬鬆的微調預調跡象,同時政策層面對民生、消費方面的傾斜也更有利於內需市場的繁榮。這為布局債市提供非常好的投資時點。”
此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深圳發表公開講話時亦稱,“按照統一准入條件、統一信息披露標準、統一資信評估要求、統一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統一投資者保護安排的原則,加快實現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
國務院近期已批准央行作為信用評級行業的主管部門。這意味着中國評級行業多頭監管的格局宣告終結,也被看作債市或將進一步協調發展的信號。
此前多頭管理為信用評級機構開展業務設置了多重障礙。比如,企業債評級業務的主管部門是發改委,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評級業務的主管部門是央行,公司債、基金等評級的主管部門是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也分別對銀行和保險公司可投資債券的評級機構發放牌照,如果各部委在對評級機構的要求上有差別,將使評級機構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