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經過長途奔波,一臉疲憊的洪智出現在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下稱“深圳文交所”)門前。上海人洪智,今年年初投資30萬元,參與深圳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交易。但入市後不久,深圳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交易便於3月22日停牌至今。
停牌之後,洪智多次電話詢問深圳文交所何時能恢復交易,並希望能夠退還資金,但始終無果。國務院關於清理全國各地交易所的38號文&&後,他耐着性子等了一個多月,便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定前往深圳,與深圳文交所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涉。
有投資人向《第一財經日報》反映,深圳文交所目前被凍結資金已達2億元,涉及數百名投資人,但目前深圳文交所尚未拿出解決辦法。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上述説法未能得到有關方面證實。
困境
“我們等不下去了。月底各省就要上報對當地交易所的處理方案,我們資金被凍結了9個月,連個説法都沒有。”洪智説。
據他介紹,此次前往深圳文交所交涉的投資人共有幾十人,其中不乏多名老人,而這只是被“套”的投資人中的一小部分。洪智透露,從今年年初開始,他們陸續在深圳文交所註冊賬戶參與交易。
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由深圳文交所在2010年7月首創,2011年1月17日開始連續競價的交易方式。目前,深圳文交所一共發行了6款産品,其中3款已上市交易,3款已發行但未上市。
洪智稱,此次參與交涉的有十幾人參與了編號為50002和50003的産品交易,涉及資金大約2000萬元。“1號發行得早,二級市場很難買到,所以我們這些人中參與的很少。”而深圳投資者朱軍等多人,則是認購了一款名為“天香琼脂”已發行但未上市的産品,涉及資金共約3080萬元。
自3月22日深圳文交所藝術品份額交易停牌,至今已超過8個月。有投資者計算,按停牌前收盤價格計算,累計凍結資金已達2億元。投資者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投資人最少的投入了50萬元,最多的則達到172萬元。
據了解,50001、50002和50003號産品於去年7月至今年年初陸續上市,3月22日停牌後一直未能復牌。
而“天香琼脂”3月5日路演,尚未上市。“參加路演之後,我們陸續將款項打到深圳文交所在建行深圳分行的賬戶,沒想到還沒上市就被凍結了。”深圳投資者謝靜説。
“賣出的人收錢,買入的人持有份額,都在那裏,不存在被凍結的問題。”深圳文交所一鄒姓負責人反駁道。
疑點
有被“套”的投資者列舉了對深圳文交所四項不能理解之處:
第一,忽視市場制度建設和具體規則制定,停牌標準缺失。有記錄顯示,深圳文交所3月22日下午發布停牌公告,而當天上午已停牌。朱軍據此認為,深圳文交所超長期停牌,而且公告在實際停牌之後才發布,也沒有對超長期停牌風險進行提示。
第二,欺騙投資者。深圳文交所停牌公告顯示,停牌原因是同類交易所波動大,需交易商提供資産包價值分析報告。而直到10月底,該報告才在其官網發布。“深圳文交所用了7個月,而且都是市場公開信息。”朱軍&&不解。
按照投資人的説法,5月12日,深圳文交所公告稱正在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協商,爭取早日復牌。今年8月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文交所承諾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並且盡快推出解決方案,但截至目前未能兌現。
第三,內幕交易嫌疑。交易記錄顯示,停牌前的3月21日,三款産品成交量達到646份,而此前單日最高成交量僅有220份。
對於上述情況,記者向深圳文交所求證併發去採訪函,但始終未獲回應。
第四,涉嫌金融詐騙。據謝靜介紹,3月5日“天香琼脂”路演,原定3月18日上市。參加“天香琼脂”路演之後,她和一些投資者陸續將款項打到深圳文交所在建行深圳分行的賬戶,共計3080萬元。項目操作模式顯示,該項目應在3月18日上市,實際上並未如期上市。而交易商深圳天祿琳瑯策劃公司董事長葉強則對上市日期予以否認。“你拿什麼證明有這個承諾?”接到記者電話時,他這樣反問。不過深圳文交所仍在接受投資者打款。3月20日和3月23日,仍有兩名“天香琼脂”投資者在匯款,其中包括一名個人投資者的50萬元和一家機構的1400萬元。
據本報記者了解,上述全部資金已被轉入“天香琼脂”持有人李海波手中。12月14日,李海波與深圳文交所副總經理騰勇證實了此事。
深圳文交所的停牌理由是國內同類市場波動較大。彼時,剛剛開業的天津文交所推出8款産品,1元/份溢價20%發行,上市當天便上漲80%至2.16元/份,更有部分産品兩個月上漲了17倍。
廣東威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穎磊認為,從交易規則上看,深圳文交所的做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由於其長期停牌,使交易無法進行,已構成違約。“天香琼脂”資産包的交易物如不存在或虛構,方才構成詐騙,否則也屬於違約而非詐騙。滕勇亦證實,“天香琼脂”資産包所含九塊沉香木目前仍封存在該所。
湖北威德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良濤認為,如果在明知項目已不能上市的情況下,還在繼續接受投資者資金,且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則構成欺詐;如已經告知,文交所可以免責。
僵局
上述法律界人士均認為,深圳文交所的停牌和目前無法復牌,有一定不可抗力因素,但文交所並不能因此免除責任。由於合同無法繼續履行,雙方可解除合同,退還資金、交還原物,並由責任主體賠償損失、承擔違約金。
部分投資者稱,希望深圳文交所及相關各方在2012年3月1日前,以不低於收盤價退還資金,並按國務院38號文要求限期取消或結束交易活動。
“新規下流動性溢價的喪失與文交所肆意停牌對投資人信心打擊極為嚴重,會對已發行及上市資産包投資者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堅決要求先清理已發行及上市資産包,然後再做文交所轉型。”洪智説。
此外,有投資者還&&,希望由深圳市政府主導對深圳文交所份額交易的內幕交易嫌疑進行徹查,且對過程、結果和後續處理作正式公告。
謝靜説,他們多次去找深圳文交所、李海波、葉強等,但上述三方均不願退錢,又不能恢復交易。國務院38號文下發後,他們認為“天香琼脂”已無上市可能,於本月初向文交所發出律師函,要求退款。但文交所回函&&拒絕。已上市的三款産品究竟如何處理,也沒有明確説法。
“目前正積極溝通協商當中,領導最近全力處理這個事情,出結果需要時間和過程,和投資者預期會有一點差距。”滕勇説。
“天香琼脂”持有人李海波稱:“東西已經賣了,不能不想要了又退回來。”而葉強則對本報記者&&,38號文從來沒説交易所不能經營,而是要遵守一些規則,對投資進行規範。而對於退還資金問題,則未正面回答。
滕勇的説法則是,未能退款是因為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復牌。“我們不可能只滿足一部分人的意見。”但投資人對此並不滿意。“願意復牌的復牌,要退錢的退錢,很簡單的事情。”朱軍説。
謝靜説,他們已向深圳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告,警方已進行調查,但沒有立案。14日,記者致電深圳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但未能得到回復。
12月14日下午,部分投資人前往深圳文交所進行交涉。本報記者隨同前往,但截至記者發稿,深圳文交所仍未作出明確答覆。不過,有投資人透露,他們派出代表15日與深圳文交所負責人商談至當日下午3點,文交所負責人&&將積極處理,切實保護投資人利益,但未明確最終處理時間。昨日晚10點,記者從深圳市有關方面獲悉,善後處理小組已於14日晚成立,但處理方案仍未&&,處理時間表亦未明確。“小組成立後正在研究,需要一點時間。”有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