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品只能倣出形 刀工透露玉真假
2011-12-14   作者:余琛  來源:合肥日報
 
【字號

    12月10日,安徽省圖書館邀請安徽省文物鑒定站的專家傅慧娟做“玉器鑒賞與收藏”的公益講座,市民不僅了解了有趣的古人玉文化,還學會了如何從刀工、切痕上鑒別玉器文物的真假。

  贗品倣出形倣不出神態

  “新石器時代的玉器,造型簡單,比如玉璧沒有任何紋飾。”傅慧娟用幻燈片展示了一張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她指着玉璧中的圓孔告訴市民其中的奧秘。“新石器時代,人們沒有什麼工具,都是用獸皮打磨圓孔,這與現在工匠用高速玉雕機加工的痕跡是不一樣的,線條沒有那麼流暢。”
    她又展示一張“獸面紋玉璧”。“現在市場上類似的倣品很多,但是倣品只能倣出獸形,神獸的神態卻是倣不出的。”

  好玉密度高不會滲污垢

  傅文娟介紹,商代的玉器紋飾喜歡用“羊紋”。“商代玉器上的線條,是用兩條陰線擠出一條陽線,現在市場上倣商代的贗品多半線條是不對的。”
    “好多造假者故意把贗品做得很臟的樣子,甚至故意把玉器"致殘",以假亂真。”傅文娟説,平時,很多市民拿着玉器到文物鑒定站,極其強調玉器的觀感,認為是真的。
  “玉的密度越高,污垢就越難滲進去。”傅文娟展示了幾張出土文物圖片,幾千年前的和田玉依然潔白無瑕,並不是埋在地下久了,就滲入泥巴了。

  古人玉蟬含口寓意轉世

  古人還特製九種玉器塞住屍體九竅,含在嘴中的常用玉蟬,希望逝者能轉世。不僅有玉蟬,古人往往刻出小小的青白玉豬,讓逝者手中各握一隻。“玉豬在古代象徵着財富,古人希望人死後能帶着財富而去,不是空手離開。”
    像玉蟬、玉豬這樣的小型玉器,古人往往用漢八刀雕刻。“漢八刀是古人雕刻玉器的慣用技法,一條痕就是一刀下去,乾淨利落,倣品往往做不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英合玉器財富俱樂部將舉辦開玉聚財活動 2011-05-06
玉器收藏投資有學問 2011-03-07
連卡佛呈獻精美獨家玉器 2011-01-19
古代玉器專場拍賣會預展在京舉行 2011-01-14
頂級古玉器將亮相滬國際奢侈品展 2010-12-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