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跌跌不休的上證指數終於失守2300點的重要整數關口,創下了自2009年3月以來的32個月新低;同時,兩市成交僅682億元,滬市成交額已接近1664點時水平,創3年多新低。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破位下跌是包括政策放鬆預期落空在內的多項利空的合力所造成,甚至不排除後市繼續出現恐慌性下跌的可能。
新低 滬指失守2300點
12日,滬深兩市早盤低開後一路震蕩下行,午後中石油、中石化及券商股殺跌,滬指2300點整數關口正式告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291.55點,下跌23.72點,跌幅為1.02%。滬指盤中最低下探至2290.26點,創下2009年3月26日以來的32個月新低。深證成指收報9376.28點,下跌103.99點,跌幅為1.10%。深證成指盤中最低下探至9365.38點,創下2010年7月9日以來新低。中小板綜指報5406.25點,下跌1.29%。創業板報790.79點,跌1.01%。上證B指報221.00點,跌1.16%。深證B指報563.73點,下跌0.86%。
滬深兩市A股共計381隻股票上漲,1771隻股票下跌。板塊方面,僅公路橋梁、保險以及紡織機械上漲,房地産、陶瓷水泥、服裝鞋類等板塊則領跌大盤。
由於在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房地産板塊周一全天弱勢調整。截至收盤,房地産(申萬)指數大跌2.69%。上海新梅、中珠控股跌停,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地産、保利地産、綿世股份、世聯地産、濱江集團等均有較大跌幅。
廣發證券認為,自11月16日以來,大盤下跌已達19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區間跌幅高達9.23%,但嚴重超跌並未形成有效的反彈,主要原因在於本次下跌是以縮量陰跌的形式完成,這種抵抗性下跌無法完成風險的集中釋放,從而使得反彈遲遲未現。在這種縮量陰跌不出現改變的情況下,股指難有大的反彈出現。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整個市場人氣十分低迷,下跌趨勢一直沒有改變,雖然跌的很多了,但沒有資金進場。而在目前的點位上,許多投資者已被深度套牢,但卻沒有出貨的意願,因此暫時沒有恐慌性的拋盤,這也是量縮的主要原因。
劉景德認為,股市之所以出現下跌,關鍵還是在於對未來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不太穩定。歐債危機遠未過去,大宗商品整體仍呈現下跌格局,周期性行業不好。從國內看,10月份以來,企業效益的增長速度明顯回落,未來幾個月內仍將繼續回落,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目前的下跌趨勢很難改變,只有當宏觀經濟轉好、貨幣政策放鬆等一系列因素的共振之下,才能好轉。
利空 內外交困致A股破位下行
市場普遍認為,周一市場的破位下行,主要源於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對此,市場普遍解讀為明年的宏觀調控將以“穩”字當頭,基本上排除了貨幣政策大幅寬鬆的可能性,令市場的預期落空。但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除了政策寬鬆預期落空外,宏觀基本面走勢不容樂觀、外圍環境的惡化、市場情緒的極端起落以及供求關係的失衡等一系列因素的合力,才是造成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場陰跌不止,並最終失守2300點的原因。
摩根大通認為,外部不利因素,特別是發達市場經濟體較為疲弱的最終需求增長,在未來幾個季度將繼續增加中國出口行業的不確定性。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升級及其對全球金融市場和全球需求帶來的影響將繼續成為2012年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面臨的最大風險。展望2012年,在上半年外部需求增長預期將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決策者將面臨既要採取措施刺激內需,但又不能重新引發通脹問題及房地産價格泡沫的挑戰。如果信貸控制過早放寬,可能會影響過往各項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在外圍環境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國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長江證券分析師鄧二勇&&,11月的宏觀經濟數據的公布,完全確認了宏觀經濟進入小周期衰退的判斷。鄧二勇認為,PPI的下降速率,足以用驚人來形容。一方面,從同比方面來看,由10月的5%直接單月下降至2.7%,加工類PPI同比指數,在最新的11月數據中,首次低於臨界值2.5%,進入低彈性區,僅為1.1%。
與此同時,臨近年末,市場的資金面也面臨着新的考驗。周一,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中,短期品種全線走高。隔夜利率上升5.75個基點,報2.9475%;7天利率上升0.84個基點,報3.5392%;2周利率上升18.91個基點,報3.6833%;1個月期利率上升30.71個基點,報4.8814%。興業證券認為,大趨勢上,以票據貼現利率為代表的反應實體經濟資金狀況指標顯著回落之前,流動性改善仍可能面臨波折。期間,仍需要關注歲末年初資金做賬壓力、民間資金鏈可能再度受到衝擊的風險。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則對記者&&,新股發行提速,對市場資金面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到了12月份,許多公司都在抓緊上市,因為要拖到明年的話,就必須要補充今年的財務報表,因此造成了12月份有扎堆上市的情況,在本來就缺乏資金的情況下,這會造成市場的進一步失衡。
趨勢 A股今年或再度“熊冠全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日收盤,上證綜指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已經達到了18.39%,深證成指今年以來的跌幅則達到了24.74%。而在全球的主要市場當中,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5.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微跌了0.23%,標準普爾指數微跌了0.19%。即使是在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截至記者12日截稿時,倫敦富時100指數、巴黎CAC40指數和法蘭克福DAX指數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也分別僅為6.97%、18.04%和15.24%,均低於滬深兩市的跌幅。
在亞洲市場,東京日經225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今年以來的跌幅也分別只有15.40%和0.06%。在臨近2011年年末,同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屈指可數的高增長相比,作為“晴雨表”的資本市場卻再度有“熊冠全球”之勢。
然而,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兩市周一的地量破位下行,市場擔憂,後市可能出現恐慌性的下跌,A股甚至有可能在2011年的最後數個交易日當中上演一幕“黑色12月”。
劉景德認為,跌破2300點之後,市場會出現一些恐慌性的拋盤。而一旦下跌確認之後,尤其是作為大盤股的銀行股一下跌,整個市場就有可能會出現恐慌性的下跌。他認為,2300點跌破之後,滬指在2200點、2100點會有一定的支撐,但都不會是有效支撐,可能會下跌至2000點左右。
“情況是不太好,但還是有險可守。”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跌破2300點之後,並未出現恐慌盤。“藍籌股的支撐還是比較強的。”他認為,藍籌股無論是從估值,還是從歷史低點以及盤面的表現來看,均處在較低的位置。市場的主體還是具備了防禦的價值,這一點並不會因為跌破2300點而改變。另外,從股價結構來看,相對於大股票而言小股票的估值依然過高,需要一個泡沫釋放的過程。
因此,藍籌有支撐,小股票有壓力,在市場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出現破位下跌並不奇怪。“破位不好,但還是要冷靜地看待,基本的情況還是穩定的,整個市場的投資價值並未受到根本性的顛覆。”李大霄認為,周一的破位較為平靜,還是延續了前一階段分化的表現。“藍籌股依然穩定,小股票依然在調整之中,因此無需恐慌。”李大霄則認為,未來出現恐慌性的下跌的幾率並不大。
李大霄認為,目前需要做一些政策上的調整,樹立起市場信心。“雖然近期&&了一系列規範市場的舉措,但短期來看市場供求關係的平衡還是顯得尤為重要。”他認為,融資與投資的力量需要重新平衡,短期內政策性主導的買盤和賣盤的力量互相均衡也十分重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匯金、社保以及大型央企增持的力度顯然無法對抗IPO、再融資等政策性拋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