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投資顧問這個特別的職業,正是伴隨着近兩年中國藝術投資市場的活躍而逐漸走向&前。從業者除了具備金融特性以外,更多地還要具備藝術投資産品所固有的文化藝術特性。
在西方國家,藝術品市場已發展百年,藝術品可以在銀行進行擔保、抵押和變現,從而獲取資金進一步投資藝術品,使藝術品市場發展獲取源源不斷的資金。因此國際投資銀行很早就開始設立自己的藝術顧問組,他們包括藝術品專家、經銷商和估值家,在買賣藝術品、建立收藏組合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指導。
但目前國內的藝術投資顧問體系建設比較滯後,監管和規範化運作等很多方面還是空白。藝術品投資相對於其他投資品種,環節更為複雜,技術門檻更高,最重要的因素取決於專業度、市場資訊掌握度、買賣渠道掌控,以及人脈網絡建立等。
對於藝術品的真偽鑒別、是否為精品的評判以及對藝術家和作品全面了解的能力,大多數參與市場的投資者都是缺失的。於是,藝術品的投資就需要有專業的藝術投資顧問。
從職業角度來説,藝術投資顧問給投資者提供的産品,是服務和方案。但藝術品有着與其他金融産品不同的文化屬性。我覺得,藝術投資顧問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在引導當下藝術投資市場從“看價格”到“看價值”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本人的“投資風格”可以概括為,組合投資實物,抓住精品。而不建議投資人目前輕易涉足藝術基金和文化産權這類金融産品。藝術品投資要考慮到喜好和文化,一件藝術品給投資者帶來的藝術價值有時遠遠高於買賣價格。特別是中國的藝術基金剛剛起步,基金公司在選擇産品上難度是很高的,風險很大。而文化産權交易所就好比是中國的高鐵,不夠成熟,很多都是外行人操作藝術投資,把金融市場手法完全搬到藝術市場,會引發很多不良後果。
目前國內市場上流通的精品越來越少,如果看準一件,即使高於市場價也應投資。想要淘寶撿漏的話,現在我會建議去海外市場,相對價位更低,還有很多機會。從板塊上看,目前國際市場看重的是兩部分:中國陶瓷和西方經典油畫。在國內市場,投資價值比較高的,還是書畫板塊和陶瓷板塊。近現代藝術陶瓷可以説是當下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