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創業板退市規則仍未涉及問題本質
2011-11-30   作者:李凌  來源:東方今報
 
【字號

    28日,深交所推出《關於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增了“連續受到交易所譴責”和“股票成交價格連續低於面值”兩個退市條件。
  《意見稿》一面世,就引來了“走過場”“雷聲大雨點小”的質疑。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從兩個新增的退市條件來看,《意見稿》略顯空泛,或難起到有效的規範作用。

  新規爭議 退市規則仍未涉及問題本質

  千呼萬喚中,被業界理解成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方案終於出爐。28日,深交所發布《意見稿》。據了解,深交所將在吸收有關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對《意見稿》進行進一步修訂後,正式對外發布。
  《意見稿》核心內容就是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兩項退市標準:創業板公司在最近36個月內累計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的;創業板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
  對於《意見稿》,市場各方有讚有彈,不少人認為,退市制度的推出是“好事”,是“重大進步”。但也有人認為,退市制度的條件都“偏軟”,還有專家學者質疑新規的效用。
  “一個公司想上市不容易,想退市,更難。”在九鼎德盛副總經理肖玉航看來,現行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連續虧損三年即被暫停上市。然而,許多公司連續虧損兩年之後,便通過種種手段規避退市。“創業板公司三年被警告三次才退市,哪會有公司這麼蠢?還有‘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要滿足這個退市條件,多數創業板個股須二三十個跌停板才行,這近乎‘天方夜譚’。A股股價低於面值20年來都少見,更不用説連續20個交易日”。
  肖玉航認為,這幾條退市規則都沒有涉及問題的本質,例如公司資金使用狀況、財務標準、虛假信息披露等,還不如主板的退市制度來得更嚴,“創業板設立兩年,問題很多,但沒有一個退市的例子”。
  中信萬通證券分析師許慶豐認為,連續三年虧損這個標準很容易被上市公司鑽空子。“‘垃圾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大玩‘二一二’虧損游戲,即連續兩年虧損,第三年扭虧為盈,接着再連續兩年虧損,又來一個扭虧為盈。這樣,一些垃圾股不僅能規避退市風險,而且就連‘暫停上市’的風險也規避了。有些公司正是抓住了這個漏洞,成了‘股市不死鳥’。”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79家公司退市。這其中除了通過重組和轉板上市的公司之外,真正退出二級市場交易的公司僅有48家,僅佔目前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退市主要集中在2004年和2005年,近年來退市案例鮮有出現。目前,滬深兩市ST板塊共有152家公司,佔上市公司總數的6.6%,其中仍正常上市交易的*ST公司高達38家。這些公司大多數主業不濟、連年虧損,發展前景堪憂。但受種種因素制約,上市公司難以主動退市。

  河南反應

  8家上市企業暫無退市之虞

  “截至目前,河南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有8家,像漢威電子、四方達硬材、新大新能源等,他們的業績都很好,沒有退市之虞。”昨天,省金融辦副巡視員耿玉印介紹,“金融辦和省銀監局對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業績一直在了解之中,對照《意見稿》及河南上市公司的分析,他們都是在創業板中名列前茅的,沒有退市之虞。”
  1993年上市的白鴿,是河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前身是鄭州第二砂輪廠,但從1997年開始走下坡路,2002年白鴿被ST,2003年面臨退市風險。後經過重組,變成了一家主營熱力供應和污水處理的公用事業類上市公司,改名中原環保。2007年1月16日,中原環保在股改結束後復牌交易。
  就是一些行將退市的公司,閃轉騰挪後也能化險為夷。如*ST思達因為高息集資問題,瀕臨倒閉,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虧損,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公司股票於2010年04月26日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但到了2010年,公司實行重組後,實現凈利潤為1185萬元。經深交所審核批准,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同時實施其他特別處理,公司股票於2011年11月9日停牌一天,自2011年11月10日起,公司股票簡稱由“*ST思達”變更為“ST思達”。
  “我省60多家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從沒有出現過退市的公司。”耿玉印介紹。

  投資者要做好防範風險準備

  昨天,網上議論紛紛退市新規,一些股民&&歡迎這個措施的&&。
  網友“小花傘”&&,“如果《意見稿》付諸實施並得到嚴格執行,相信創業板公司不久就會出現‘達標’退市條件的公司。至於誰會成為首家退市公司,目前尚難預料,不過,投資者從現在開始應該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
  股民小王説:我認可,相當認可,其實現在創業板很多公司都是財務報表作假,如果作假虧損,退市是很合理的。“雖然中間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有了這個制度總比沒有好。”股民老張則認為:“早就應該退出,在創業板建立之時就應該考慮這一點,在這個市場上就應該優勝劣汰,不好的就應該退出去。”
  也有人擔心,創業板直接退市會讓部分中小投資者面臨較大風險。目前上市的270多家創業板公司多數高市盈率發行,如果摘牌並且沒有重組機會,那麼在二級市場高價申購、高價買入的中小投資者將最終承擔全部損失。“如果公司業績不好,就不讓大股東股票解禁,而不是讓股票直接退市,這樣,他就不能得到鉅額回報,和中小投資者利益捆綁在一起,做事就會小心一點。”九鼎德盛董事長張保贏建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創業板退市新規讓“公開譴責”硬起來 2011-11-30
董登新:創業板退市制度恢復股價正常信號 2011-11-29
方泉:創業板退市制度對賣殼炒作是致命打擊 2011-11-29
呂隨啟:創業板退市新規形式大於內容 2011-11-29
張保軍:創業板退市制度表面嚴厲實際寬鬆 2011-11-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