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部分二三線城市樓市調控也走到一個微妙時點。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來看,一些二三線城市在限購政策落實方面“疲態”漸顯,或試圖放鬆限購令,或期待限購令自動到期作廢。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多個限購令將到期的城市未就限購令走向表態。
限購令走向懸而未決
石家莊市的限購令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與石家莊情況相同的還有廈門、青島、海口等8個城市。石家莊市住房保障和房産管理局&&,限購令取消還是延期,取決於國家是否&&進一步調控要求,市政府屆時再做相應的決定。目前,8個限購即將到期城市中還沒有一個主動&&將延長限購令。
事實上,部分二三線城市對於限購一直顯露出曖昧的態度。從佛山市試圖松綁限購令被緊急叫停,到中山市11月10日&&12月31日到期的“無誠意限價令”,地方政府的調控力度一直受購房人的質疑。雖然今年7月監管層要求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但目前來看真正&&了限購措施的二三線城市並不多。惠州、岳陽等限購呼聲強烈的城市,至今也未&&任何調控措施。
而一些已經&&限購措施的二三線城市,限購令執行得較為寬鬆。以瀋陽為例,雖然瀋陽市政府宣布在二環內實施限購,但有瀋陽二環內樓盤的銷售人員&&,外地購房者繳納一定的費用就能獲得一份可以用來購房的納稅或社保證明。瀋陽當地業內人士曾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果二三線限購城市的範圍擴大,瀋陽很可能對現有的限購令進行升級。但時至今日,瀋陽限購令一直沒有“升級”跡象。
土地財政亟待打破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地方政府收入較多依仗土地財政,因此這輪地産調控阻力重重。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此輪調控不斷深入,一些導致房價上漲的結構性因素有望解除。世聯地産首席分析師王海濱認為,此次調控的“深度”前所未有,應該用更加寬廣的視角觀察此輪調控中採取的措施。同時,央行10月金融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的增速已經有所下降,這表明推動房價上漲的貨幣因素也得到抑制。
王海濱認為,房價不能打開更大下行空間的原因之一是部分開發商幻想在前幾年積累的資金耗盡之前政策轉向。但此輪調控一直都在朝着解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努力,無論是試點地方政府自行發債,還是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公布,抑或資源稅改革,都是為地方政府開闢其他收入來源的重要嘗試。只有當地方政府不再留戀土地出讓收入之時,房價才能真正打開下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