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雖然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及規模環比有所增長,但隨着日前監管層態度日趨嚴厲,銀行通過超短期理財産品進行高息攬儲之路也愈發艱難,這直接造成了該類産品發行的持續“頹勢”。值得注意的是,為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各家銀行均紛紛推出30多天的理財産品,以應對年底“大考”。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分列上周發行量的前五位。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15家銀行和25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了143款銀信理財産品,發行數量較前一週增加3款,增幅為2.14%。上周預計的發行規模為288.82億元,比前一週增加30.22億元,增幅為11.69%。儘管超短期理財産品迎來政策寒冬,但臨近歲末,銀行資金緊張局面愈演愈烈,發行滾動型、梯進式、無固定期限型等中長期理財産品正在成為銀行緩解資金壓力的新途。
上周銀信合作理財産品的平均理財期限為97天,平均收益率為5.02%,與前一週相比,理財産品平均期限減少23天,收益下降0.09個百分點。由於不願輕易放棄理財市場,各銀行為了規避超短期理財産品的發行限制,在理財産品的期限上“精心設計”,力推30天左右的理財産品。同時,各行不約而同地將産品到期日設置在12月31日之後。收益水平則多在5%左右,高於同類産品的平均收益。
數據顯示,上周發行量最大的依然是一個月期産品,佔比高達44.63%,較前一週相比增加9.85個百分點,增加幅度較大。三個月産品位列第二位,佔比18.18%,且較前一週減少了7.04%。二個月期位列第三,佔比15.70%。與前一週相比,半年期産品增加2.66%。半年期産品較前一週減少3.30%。一個月産品增幅明顯,三個月期産品減幅增大。
上周投資方式與前周趨同,組合投資類産品仍佔據着絕對優勢地位,金融債券類産品發行5款,比前一週相同。外幣類發行6款,比前一週增加1款。信託貸款類發行2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