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熟悉了被動房的概念,我們也見識了許多能源上自足的房屋。但是,這一棟名為Green
Box的建築,可以説是這方面的最佳原型。它就像它産生的國度西班牙那樣,足夠瘋狂。它是為慶祝2009年世界建築博覽會而建造的。直到現在,它仍然集各種神奇於一身,它是第一個預製的、可重復使用、可移動的模板花園洋房,和生物氣候相協調,實現零能源消耗,並且不産生任何廢物,也就是説它完全實現了自我循環。
瘋狂的可拆卸建築
Green
Box最初“組裝”完成的時候,是在巴塞羅那,整個過程只花了15天內建造完成。整個建造過程在網上直播。
設計者是建築師 Luis de
Garrido,曾是2008年國際鋼結構建築學會(
ISBA)評選出的年度建築師。這棟建築一問世便成為可持續建築的國際標杆,因為它完整地實現了所有已知的可持續標準。這麼説來十分狂妄,但事實如此。建築師本人宣稱,綠盒子是最接近他的觀念中的“人造自然”的建築模板。
整棟建築的建築結構完全是彈性的。建築內部完全是透明的,而建築框架可以容許任意樣式的室內區隔。所以説,你可以把它“安裝”成辦公室、住家、公寓,甚至是博物館展廳,等等。同樣地,房屋的空間也可以隨意延伸、縮減或調整,而無需花費多餘的建築工序,也不會産生浪費。
建築的支撐結構由加固混凝土預製板、無灰木夾層板和金屬板材做成,是為了在同一棟建築內展現三種最為適宜的模版結構:鋼鐵、木材和混凝土。
屋頂和斜坡狀墻面的兩邊都是花園,並且也可以任意拼裝和拆卸。這也是所有建築中的第一例。垂直花園用一系列50X50厘米的面板組成,使用自動培水裝置。兩個花園種植的是當地的地中海植物(也可以用來種植蔬菜),比如熏衣草、迷迭香、&&香,它們不怎麼需要澆水而只靠降雨便可存活,不需要特殊的保養,就可以展現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之美和自然之美。
花園屋頂設計成斜坡狀,是為了將其延伸至周邊地面,以使建築可以融入任何一種環境。另一方面,垂直花園也讓建築本身醒目、讓人無法忽視。室內的內部露&也有一個類似的垂直花園。
搭建這樣一座建築,基本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不同的工廠製造出各個組件,然後將這些組件在現場組裝完成。這些組件只需用螺絲釘、釘子,施以適當壓力即可安裝。需要修補時,也可以簡單拆卸。所有的組成部分,甚至包括斜坡狀花園和垂直花園都可以簡單組裝和拆卸。分拆比“安裝”更快,只需要7天。所以説,你想把這棟房屋安在哪兒,就安在哪兒,並且想安裝幾次就安裝幾次。如果你想搬家,把房子“大卸八塊”,然後帶着它們去你想去的地方,然後再組裝成型。如果你説,Green
Box擁有了無限的生命,也不是太過分。並且,重要的是,從裝配到分拆都不産生廢物。
除了它的生態方面的特質,這棟建築也非常經濟:因為是預製的,建築成本是一套面積為常規建築的一半,大約為550歐元一平方米,因此,它也許可以成為新的社會和經濟系統的建築模式。
最高程度的可持續性
我們要説到最關鍵的部分了,那就是Green
Box具備最高水平的可持續性。首先,它最大化地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能來調整室溫,産生的能耗將為零。即使是在組裝和分拆的過程中,也用同樣的方式,將能量消耗減至最低。
首先來看使用的材料。它使用可回收再利用材料,並且確保這些材料不産生任何的放射物或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這是大部分現代建築最為人詬病的問題之一)。材料耐久,並且可以輕易修復。比如內部覆蓋材料:木板、聚碳酸酯、有機面板、GEA
生態塗料(防水、不含生物殺滅劑);外墻設備採用回收的塑料瓶和從飛機上回收來的紙巾;地板用的是FSC wood和
生態型面板;隔熱材料用的是用羊毛、棕櫚和木纖維。照明使用的是低能耗的LED,所有高節能的電器設備的電能來自由光電集成器發電。
而在製造材料時,就已經考慮到了不要産生任何廢棄物和排放物。搭建房屋時,因為各個組成部分只利用壓力、重力或繩索來搭建(搭建只需五個人便可完成),可以輕鬆復原和再利用,也不會産生什麼浪費。同樣是因為設計時的預先考慮,保證了材料的整體性以便再利用,所以拆分建築時也不産生廢棄物。
分拆過程也非常簡單,和搭建過程相反即可,成本也很低。Green
Box的維護成本也相當低,短期內唯一需要的維護只是清潔工作。而房屋出現問題時,只需要單獨維修或者調換新的部件,而那些部件又可以重新利用,因此建築本身就可以持續使用下去,幾乎擁有一個無限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