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理財産品禁止“提前贖回”
2011-11-22   作者:曹金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銀監會“叫停”部分短期銀行理財産品的同時,商業銀行在相關“空子”上正被進一步控制。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無疑將加大第四季度銀行存款壓力,不排除銀行會通過其他方式予以“彌補”。

  超短期理財産品被停  中長期産品遭“治理”

  從最短期限的理財産品“停”起,各家商業銀行在理財産品上的“治理”正不斷“上延”。
   昨日,一家中外合資銀行上海某支行人士收到該行內部轉發的《關於2011年11月25日暫停銷售部分理財産品的通知》,暫停銷售部分1個月期、2個月期和3個月期理財産品;值得注意的是,更新後的中長期理財産品,已一改原本可以提前贖回的條款,幾乎全部更改為“不允許提前贖回”。
  “除了暫停超短期理財産品,目前總行對中長期産品也進行了相應治理。”上述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按照該行先前的規定,中長期産品大多可以提前贖回,比如“滿7天、不足3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達到2.70%”、“滿30天、不足6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達3.80%”、“滿60天、不足9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4.20%”等,以此類推。
  該人士接着&&,在銀監會叫停部分短期理財産品之後,銀行實際上依然有“空子”可鑽,比如設計一些長期産品,同時允許短期贖回且年化收益率照舊,就可以通過“化長為短”的方式來繞開監管。“可以讓客戶簽一個3個月理財産品合同,但7天就進行贖回,就相當於7天理財。”他如是説,“而現在看起來,這部分理財産品也受到了總行控制。”
  本報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銀監會近期通過口頭通知方式叫停了1個月以下短期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售。此前,新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公開表態,要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
  “近日已經收到總行發文,要求暫停超短期限理財産品的銷售。”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對本報記者證實,主要是從風險角度考量,違反商業銀行審慎經營原則。
  而此前,每逢月度末和季度末,大部分銀行為吸收存款和貸存比達標而發行各類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産品。“為了吸收存款,這些理財産品實際上由銀行自己在進行財務補貼。”一位中資銀行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
  今年9月30日,銀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即所謂的“91號文”,強調不得通過發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並重點加強對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理財産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
  此後,各銀行已經陸續減少超短期理財産品的發行銷售。據盛世普益統計,10月份,投資期限為1個月以下的超短期産品佔比下降最大,達9.25%。同時,該類産品的發行量為407款,環比9月份減少235款。
  “事實上從10月份以來,7天、14天等類似超短期理財産品已經被叫停,估計到明年春節前都不會再發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某支行理財經理對本報記者説。他還指出,該行中長期理財産品也不能提前贖回。

  存款壓力將加劇

  “一刀切”式地叫停超短期理財産品,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銀行存款壓力將更為加劇。
  “現在只能根據銀監會要求執行,對存款有多大影響還要待時點的時候再觀察。”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昨天對本報記者説,“暫時還沒有替代方法。”
  而上述中外合資銀行人士則坦言:“之前,銀行壓着時點發行超短期理財産品來吸收存款非常普遍,對存款規模的‘貢獻度’也較大。現在暫停銷售之後,預計會較大程度上增加銀行年末存款壓力。”
  事實上,上市銀行三季報已經顯示,部分銀行第三季度存款環比已經出現負增長甚至幅度較大的負增長,存款“失血”成為今年各家銀行的巨大挑戰,同時也制約着銀行業的資産擴張和放貸水平。
  “存款壓力加大後,銀行可能會從別處變通辦法,不一定在理財産品方面,年末為存款返點的銀行並不少,‘費用’也總有辦法用出去。”上述中外合資銀行人士對記者坦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本週外幣理財産品發行升溫 信貸類絕跡 2011-11-21
近三成用戶曾被銀行理財品"忽悠" 2011-11-21
銀行力推滾動型理財産品規避監管 2011-11-21
消費高峰巧用信用卡理財 2011-11-21
年率32%?買結構性理財品先要看清 2011-11-2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