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市值多次躍居全球第一,蘋果公司APPLEInc.(以下簡稱“蘋果”)已然成為一個熱得發燙的話題;由於喬布斯辭世和iPhone 4S上市,蘋果的巨大成功再一次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經分析認為,蘋果商業模式成功的核心就在於喬布斯通過系統和獨特的價值管理實現了公司資産輕量化,以最小化資本投入謀求最大化經濟産出進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輕資産商業模式的基礎:兩大追求主張價值
所謂價值主張,就是企業基於“客戶體驗至上”理念,通過其産品或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價值。
對市場變化的敏銳追求。喬布斯對未來的産品發展方向有着超乎尋常的敏銳嗅覺,敢於果斷淘汰現有産品,着眼於未來而不惜捨棄眼前利益。當AppleⅡ衝擊了人們的大腦後,喬布斯立即意識到,圖形用戶界面將是未來發展的潮流;iPod上市後,喬布斯馬上開始思考iPhone和iPad,而且早在1996年就意識到“PC産業已死”,互聯網將會成為商業行為的重要媒介。正是這種提前幾年就預測到科技産業下一步發展方向的能力,從根本上奠定了蘋果成功的DNA。
對用戶友好的不懈追求。在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地改變人類生活形態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希望擁有使用便捷、功能強大的綜合移動上網設備,越來越關注個性化消費體驗。蘋果順應了這種源於人性的消費趨勢,將“強調用戶體驗”奉為圭臬,圍繞“用戶友好”這一主導思想,致力於開發簡約、最酷、方便,甚至不需要説明書就能使用的産品,近乎苛刻地關注從用戶界面到製作工藝的每一個細節。正是星星點點似乎微不足道的細節用心,最終匯聚出了用戶寵愛的産品。可以説,蘋果之道暗合了“細節決定成敗”的簡單邏輯,成功是必然的。
輕資産商業模式的核心:三大手段創造價值
所謂價值創造是指企業生産、供應滿足目標客戶需要的産品或服務的一系列業務活動及其成本結構,包括價值內容組合、價值網絡構建、業務範圍、贏利模式以及內部運營系統等。蘋果通過價值鏈上控制研發和銷售、競爭上構建戰略聯盟和贏利模式上開放産品平台等手段,將價值主張完美地付諸實踐,形成了高效的贏利能力,是輕資産商業模式的核心。
規劃價值鏈管理。蘋果集中聚焦消費電子行業創造利潤最大的兩個環節。其一是技術開發。蘋果的産品技術領先,工藝設計精良,每一款新品都會給市場帶來驚喜。開發設計是整個蘋果産業鏈順暢運行的基礎,核心是員工,硬體投入很少,創造價值高;其二是控制市場和銷售。蘋果建立了不斷獲得增值的銷售體系,通過獨一無二的産品和品牌確立了絕對主導地位,影響着最終的利潤分配格局。借鑒波特價值鏈的基本思想,我們重新繪製蘋果的價值鏈發現,需要土地、廠房、設備等重資産投入的基礎生産環節全部外包,而有利於持續累積企業輕資産和軟實力的輔助性經營活動,有利於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開發,以及最終實現利潤和回收現金流的市場銷售等環節幾乎全部由蘋果自己完成,是典型的資産輕量化運作模式。
構建戰略聯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單純依靠産品獲利很難保證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商業模式創新才是最重要的競爭利器。蘋果不走尋常路,將硬體、軟體和服務充分融合,實現了操作便捷和功能強大的完美結合,並集聚力量控制價值鏈核心環節,構建戰略聯盟,形成共存共榮的商業生態圈。一是通過品牌影響力和大量需求整合龐大的戰略聯盟體系。在這個體系裏,參與者都能分到一杯羹,但最鮮美的屬於蘋果。
優化贏利模式。蘋果主要有兩個盈利途徑:一是靠賣硬體産品獲得一次性高額利潤,是蘋果的主要利潤來源;二是靠賣音樂和應用程序來獲取重復性購買的持續利潤以及獲得運營平台的報酬。兩者相互加強,形成良性循環。
蘋果的直接利潤主要體現在硬體銷售,而硬體銷售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並獲得較高溢價,則得益於其開放的産品平台。蘋果抓住了消費者單曲購買音樂的需求,通過iTunes將iPod和互聯網結合,迅速擴大了産品銷售,提高了在便攜電子産品領域的知名度。在接下來的産品選擇中,蘋果又切入手機和平板電腦研發,外觀簡潔明快、圖形界面漂亮的特點融入其中,加之多點觸控以及重力感應等超炫功能的襯托,産品銷量大增。硬體的增長又促進了第三方在Appstore上共享銷售應用軟體,而這些軟體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反過來又刺激了更多消費者購買蘋果的硬體産品,用戶滿意度和用戶粘性不斷提高,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輕資産商業模式的保障:三大壁壘維護價值
所謂價值維護,是指企業為防止競爭者搶奪客戶,保護利潤不流失而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控制手段,旨在形成競爭壁壘,盡可能延長獲利時間或維持較高利潤水平。蘋果通過技術、成本和價格等三大壁壘,遠遠將競爭對手拋在了身後,確保輕資産商業模式持續實現高贏利。
持續創新形成技術壁壘。蘋果實現價值維護的核心就是其持續創新能力。在2001年推出iPod音樂播放器,蘋果開創了網購下載單曲的聽音樂方式;2003年推出iTunesAppStore,開放應用編程接口;2007年推出觸摸屏手機iPhone進入智能手機行業;2008年推出信封裏的Macair;2010年推出iPhone4和個人電腦iPad;2011年推出iPad2並即將推出iPhone5。蘋果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挖掘,不斷提出價值主張並逐個實現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總是讓客戶(果粉)喜出望外充滿期待。這種深深扎根於客戶消費心理偏好沃土的不懈創新,才是蘋果提高競爭壁壘,實現價值維護的根本之道。
瘦身聚焦形成低成本壁壘。在商業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蘋果在産品投放上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瘦身聚焦策略,鎖定目標客戶,整合有限資源並集中投向四大産品系列和兩個網絡平台,降低了成本:一是很多硬體産品通過網站直銷節約了渠道費用,二是大批量訂貨降低了採購成本,三是使用自有操作系統和軟體降低了産品成本。這樣蘋果在少數聚焦的領域形成了絕對競爭優勢,成為價值維護的低成本壁壘。
靈活調整形成雙向價格壁壘。以喬布斯去世和發布iPhone4S為分界,蘋果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價格策略。此前,主要由於同行競爭者尚未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産品,蘋果自信地採取了價格體系穩定策略。與眾多消費類電子産品頻繁降價不同,蘋果産品除了偶爾在更新換代時老款産品小幅降價外,價格水平整體比較穩定。通過饑渴營銷手段,經常釋放出缺貨信號,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蘋果産品統一上市時,強大的購買衝動加上沒有後顧之憂,産品常常被一掃而光。這種輕易不降價的價格體系對消費者而言是一種價格保護,幾乎杜絕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有利於市場穩定發展,保證了蘋果的利潤來源。
輕資産商業模式的強化:兩大策略傳遞價值
所謂價值傳遞,是企業把産品和服務傳遞給目標客戶的分銷、服務、傳播和客戶關係活動,目的是便於目標客戶方便地購買和了解公司的産品和服務,並形成忠誠客戶。蘋果通過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開放的産品平台兩大策略,充分地傳遞公司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放大了蘋果輕資産商業模式的效果。
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競爭同質化的時代,蘋果為其品牌賦予了産品之外的意義: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品位,超越其他所有競爭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控制力,對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和對上下游産業鏈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産生了高額的品牌溢價。
在2011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排行榜中,蘋果以153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一,高出排名第二的谷歌415億美元。通過永恒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圖標、時尚精緻的産品、遍佈全球的蘋果體驗店以及富有演講天賦的喬布斯,蘋果創造了強大的品牌效應,為蘋果産品贏得了巨大增值。例如,第一版iPad正式發售時美國售價499美元,而市場調研公司isupply的拆機報告估算iPad整體成本約260美元,品牌溢價高達240美元。同時,品牌感召力往往在商業合作中使蘋果處於強勢地位,獲得更多利益。是無形資産的杠桿效應。
開放的産品平台。蘋果堅持走高端路線,不打價格戰,利用互聯網技術找到多贏之道,建立開放的自助餐式産品平台,讓消費者按照自己的意願下載軟體,定制獨一無二的産品,滿足個性需求,從而增強了客戶對産品延伸開發的參與,提高了客戶滿意度和産品忠誠度。也就是説,蘋果的産品平台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增值服務,也為合作夥伴提供了利潤平台,同時使蘋果自身獲得增值利潤,形成了多贏態勢。而由於其開放性,新的消費者和合作夥伴不斷加入,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可以説,開放的産品平台是傳遞價值的主推動力,促進了蘋果産品銷量的快速增長。
在外部市場的巨大競爭壓力下,蘋果依靠輕資産商業模式取得了輝煌業績,而支撐其探索和執行這一商業模式的,正是其持續積累的公司軟實力:遠見卓識並極具個人魅力的管理團隊、崇尚完美並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和渴望卓越並追求自我超越的員工隊伍。三者相互作用將蘋果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學習成為習慣,創新融入血液,員工個人能力和組織智商不斷提高,良性循環,是蘋果輕資産商業模式得以成功運轉的根本保證和活的靈魂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