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某機構統計,商業銀行最近一週內發行271隻理財産品,其中,理財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産品佔比較前期有所下降。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與監管層加強對短期産品的監管有關,另一方面,隨着通脹預期下降,貨幣政策放鬆的概率進一步增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中長期産品更有利於資産保值增值。 10月CPI同比上漲5.5%,同比增幅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隨着通脹壓力趨於緩解,未來回落趨勢逐步明朗,加上內需依舊強勁,貨幣政策已進入“微調預調期”。不過,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對銀行理財産品來説,隨着通脹持續緩解,産品收益率也會相應出現變化,投資者當前可重點關注預期收益較高的中長期産品,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利率下行風險。”某分析人士&&。 據前述機構統計,最近一週內,期限在1個月以下的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46隻,佔産品總發行量的16.97%;期限為1—3個月的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107隻,佔總發行量的39.48%;期限為3—6個月的産品數量為66隻,佔比24.35%;期限為6—12個月的産品數量為43隻,佔比15.87%;期限在12個月以上的産品數量為9隻,佔比3.32%。 不單是産品期限,銀行理財産品的基礎資産類別也會隨着通脹形勢而變。最近一週內,組合投資類産品佔比繼續佔據首位,達60.52%。債券投資類産品佔比居於次席,達到13.65%。票據類理財産品佔比11.07%。結構類、貨幣外匯類和信託貸款類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均為個位數。“債券類産品和組合投資類産品成為主力,一方面源於融資類産品受到持續嚴格的監管,另一方面源於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下,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發行利率的上漲。”某第三方機構分析人士&&。 某分析人士指出,債券類理財産品不乏投資機會:“通常來説,物價下行往往意味着債市機會來臨。今年的債券市場在經過前三個季度的持續大跌後,近期終於迎來反彈契機。隨着債市回暖,債券投資類産品的投資機會出現。”昨天,上證企債指數在盤中創出新高。近日發行的債券類銀行理財産品包括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達4.81%的1個月期産品、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達5.16%的3個月期産品等。 某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商業銀行共發行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3002款,佔所有産品的51.16%。三季度理財産品發行量最大的銀行所發行的,幾乎都是包含債券與貨幣市場工具的組合投資類産品,發行量第二大的銀行發行的産品中有六成是債券類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