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額度被調高持卡人須防風險
2011-11-11   作者:記者 姜泓舟/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有人希望調高信用卡額度,但銀行卻以信用級別不夠等理由一拒了之;有人則接到銀行拋來的橄欖枝要求將其信用卡額度提高,上限之高讓人費解的同時也讓持卡人心存擔憂。
  信用卡額度到底是如何界定的?過高的信用額度是否暗藏風險?

  “被調高”背後銀行恐另有打算

  陳女士告訴記者,前些日子她接到了工商銀行發給她的信用卡對賬單。“上面寫着要將我的信用額度調高到50萬元,”陳女士説,“這麼高的信用額度我真是覺得有點害怕,總感覺風險太大了,要是被盜刷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我果斷拒絕了銀行的要求。”
  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大概是10年前辦理的工行信用卡,當時的額度是2萬元,幾年後逐步調到了4萬元,平時她利用信用卡進行的花費並不大,最近幾年一個月最多幾千元,如今銀行這般“殷勤”之舉讓她不免心存疑慮。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普遍“差錢”,多家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量急劇驟減。“銀行給資質良好的客戶主動提高信用額度,或許是為了誘惑持卡人‘無息’提前消費,相當於一個變相的小額消費貸款。”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中德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閔華&&,銀行即便是為資質良好的客戶提高信用額度的時候也存在一定風險,因為當持卡人在享用額度為5萬元的時候能保有良好信用並不代表他能在擁有50萬元額度的時候有相同表現。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計入資産負債表內資産,一旦持卡人失信,對於銀行自身來説是得不償失。

  額度多少到底誰説了算

  銀行信用卡額度的門檻到底是怎樣設置的?記者調查發現,基本上是各家銀行各自為政,每家銀行的風險偏好不同,導致銀行對發放信用額度的松緊也不一。
  信用卡專家告訴記者,每家銀行都有動態評分系統,用來核定個人整體的評分情況,最基本的要素有個人收入情況、資産證明、過往持卡刷卡情況等等。
  “對銀行來説,額度就是風險,銀行後&的風險管控部門對持卡人的提限要求會反復審核後,交給前端工作人員操作。如果持卡人在3個月之內提過額度了,那麼可能半年內都不會有第二次提額的機會。”招商銀行信用卡部門相關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理財專家提醒,若想提高信用卡限額,保持良性刷卡習慣是最重要的。隨着現有徵信系統的發展,良好的徵信記錄會為將來融資、貸款等其他金融活動累積數據。

  有需求時不妨考慮申請調高臨時額度

  在不少人看來,上文提到的被調高信用額度的陳女士,比起那些需主動申請調高額度的持卡人幸運得多,但這其中也應注意潛在風險和陷阱。
  “一旦信用卡被盜刷,高額度就意味着高風險。所以對於銀行主動拋來的橄欖枝,要在衡量自身消費習慣後做出理性判斷。”理財專家提醒説,“如果持卡人只是一時急需資金周轉,可以申請調高臨時額度,這樣有助於防範風險。”
  招商銀行信用卡相關人士&&,在申請永久性提高額度有難度的情況下,持卡人不妨向銀行提出臨時提高信用額度,一般銀行都會答應,且24小時內就可調高使用。但臨時額度調高快,過期也快。在急需用錢時,申請臨時提高信用額度是相對便捷的,但要注意其時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銀行對於臨時額度的有效期也各有規定。招商銀行臨時額度使用期一般為30天;光大銀行臨時額度有效期一般為45天;建設銀行對於臨時額度最長使用期為3個月;興業銀行臨時調高額度有效期最長為1個月。到期後的額度將自動恢復為原來額度,且使用調高臨時額度後,實際使用超過原信用額度的超額部分,將會加入到下期對賬單的最低還款額中。
  另外,每逢節假日,部分銀行允許資質良好的信用卡用戶可以超出一定限額,但是超限費也隨即成為優惠背後的美麗陷阱。記者調查發現,浦發、農行、光大、工行等多家銀行的銀行卡中心均制定了5%的收費標準,即對持卡人超出信用額度的消費部分收取5%的超限費。有的銀行更為嚴苛,持卡人一旦超限消費,不僅會按超限金額的5%,收取最低5元或1美元的超限費,同時賬單將進入“拖欠”狀態,即賬單中每筆消費都會從消費當天收取萬分之五的利息,直到全部還清為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招行信用卡境外頻遭盜刷 持卡人抱團維權 2011-11-09
質疑兇猛 招行信用卡境外遭盜刷 2011-11-09
信用卡到期 新卡未激活年費照收 2011-11-09
中信銀行:“投資+消費”信用卡問世 2011-11-04
廣發信用卡存技術缺陷 一卡兩號故障難解 2011-10-3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