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連續5日強勁反彈以後,本週一滬深股市走出震蕩整理行情。個股行情依然火爆,文化傳媒、環保等強勢依舊,鋰電池、軍工板塊也在消息面的刺激下整體走強。整體來看,主板反彈力度減弱,但創業板仍表現出較強的上攻力度,後市機會仍可看好。
政策預期推動反彈
近期政策面值得關注的主要有兩點:第一,在物價總水平持續回落的情況下,宏觀政策已經從幾個月前的一味加大調控力度調整為把握“力度和節奏”,宏觀調控的壓力有望緩和;第二,在年底之前進行的政策預調微調,讓投資者對明年的政策走勢産生向好的預期,這是行情能夠持續走好甚至跨年度的重要基礎,即政策預期將成為推動反彈行情較為持久的重要力量。
政策面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總體上的調控力度相對於2011年有所緩和,現實的預期是在穩定物價至關重要的情況下,調控力度不可能太快或太大力度地放鬆,但適度緩和對市場心理的穩定還是很重要的;第二,預調微調及“有保有壓”的具體體現,比如對小微企業的扶持、營業稅取消實施增值稅的試點,都將在市場産生局部或結構性的機會;第三,重大政策&&,將可能形成重大的投資機會,比如,近期促進文化産業發展的重大決定,刺激了文化傳媒板塊的股價暴漲。
解讀政策 把握熱點機會
A股市場總被理解為有鮮明的政策市特徵,但投資者常常對政策面缺乏深刻理解,因而不能夠很好地據此把握股市的運行和市場機會。比如文化産業這個政策決策到底有多大意義?很多投資者只是從目前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相對高估值出發,簡單理解為一次短線的投機炒作,這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是如何理解該政策的呢?首先,文化産業的重要性,在於它在一個國家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個經濟強國不可能不是文化強國,而文化之強,很重要的一點就體現在市場及影響力。第二,文化産業要實現在“十二五”期內變成支柱産業,意味着行業增長將超過25%,這是産業的重大發展機會。第三,文化産業的資本化率在A股市場各行業中偏低,行業內大量的優質資産尚未進入資本市場。而行業資本化提高的過程,都是行業內上市公司的重大機遇,未來的資産注入和整體上市值得關注。
同樣,近期另一個重大熱點表現在環保産業。正在醞釀中的環境稅和即將召開的環保大會接踵而至,看起來有些巧合,實際上是“十二五”期間環保治理將實現重大突破的標誌。對眾多的實體經濟尤其是高能耗企業來説,環保勢必成為繼資源、勞動力限制以後的又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限制,但對於從事環保治理的上市公司來説,卻是重大的發展機遇。環保的意義及環保産業的發展機遇,正在被投資者越來越深入地解讀。
因此,我們對於近期市場熱點的理解在於:經濟結構調整和加快産業升級以及推動新興戰略産業是最大的政策,而經濟增速減緩或者宏觀調控的力度,只是政策的表象。由前者形成的是重大的可持續投資機會,比如文化産業及環保;而後者形成的只是交易性機會,比如可預見的股市反彈。進一步推演的預測是,即使本輪基於政策預期的行情仍然是反彈性而不是趨勢性的,投資者仍然可以很好地把握一些重大主題的趨勢性投資機會。當然,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深刻準確地解讀政策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