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中資私人銀行僅3家持牌
2011-10-31   作者:李峻嶺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儘管有機構呼籲盡快&&私人銀行管理辦法,但據接近監管部門的業內消息人士稱,目前看,私人銀行管理辦法的&&尚無明確時間表,但私人銀行的持牌經營有望擴容。

  管理辦法短期&&可能性小

  在過去四年多時間,中國本土的私行業務探索前行。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中心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客戶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産品的管理辦法不適用於目前私行業務發展的需要,應盡快&&私人銀行管理辦法,使私行經營有章可循。
  上述《報告》認為,監管部門應當在對私行業務進行明確界定的基礎上,&&專門針對私人銀行業務的監管法規或業務指引,對一些相關中間服務的收費標準、相關費率的確定等作出具體的限定,以規範私行業務的發展。《報告》建議,應對私行提供的理財業務與由券商、第三方理財機構等理財機構提供的其他財富管理業務加以區分。
  截至目前,關於私人銀行業務的規範性文字散見於一些關於理財業務的文件中。
  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2005年,監管部門在制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過程中曾在業內徵求意見。該《辦法》的“徵求意見稿”裏曾首度提及“私人銀行”,但是,“私人銀行”相關內容並沒有出現在該《辦法》定稿中。其中緣由在於“私行業務尚不成熟”的觀點。
  2009年7月,《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首度提及私人銀行,相關內容為:對於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資産凈值客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私人銀行服務滿足其投資需求。
  由上述觀之,銀監會對於私人銀行業的發展持支持鼓勵的態度。但是,監管部門對私人銀行業務的規範和監管一直持謹慎態度。
  去年10月,時任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的李伏安(現任河南銀監局局長)公開撰文稱,“從目前情況看,&&專門的私人銀行業務管理辦法的時機並不成熟。無論是從法律、社會環境,從銀行業務本身發展模式上看,私人銀行還需要探索一段時間。所以,當前私人銀行發展,首先要靠行業自律,然後靠專業精神,不斷積累才能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私人銀行的一位人士認為,以目前情況看,短期內&&私人銀行業務管理辦法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為私行業務本身的內涵和外延界定還不清晰;二是現在一些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也打出了“私人銀行”的旗號。在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情況下,監管部門對這項業務的監管會更為謹慎。

  私行牌照擴容契機

  目前,儘管已經有11家中資商業銀行開展了私行業務,但是持牌經營的私行只有三家:工行、農行和交行,獲得私行“牌照”的時間分別為:2008年、2010年和2011年。
  《中資銀行專營機構監管指引》即將&&,業內人士透露,私行牌照有望擴容。
  今年7月該《指引》徵求意見稿初步形成,並在商業銀行範圍內徵求意見;今年國慶節後,監管部門在安徽召開了一個關於該《指引》的座談會。
  據了解,《指引》的重大突破之處在於,首次把私人銀行業務連同小企業金融、貴金屬、票據、資金運營、信用卡納入了商業銀行分行級專營機構的類型。
  而專營機構的妙處就在於可申請單獨頒發金融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這也是上述消息人士所稱“私行牌照有望擴容”的根本依據。更為重要的是,專營機構可以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向下延伸設立分支機構,此舉對於私人銀行挖掘市場上新增的潛在客戶至關重要。
  近幾年,中資私人銀行的客戶拓展重點更多放在原有體系內存量客戶的提升,在拓展新增客戶方面尚需努力。

  牌照開放:從上海到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農行和交行的私人銀行總部都設於上海。這與上海當地的政策相關。
  據了解,2009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頒佈了《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其中規定:推動離岸金融、私人銀行等業務的發展。
  之後,上海銀監局和工商管理機構根據《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先後給工行、農行和交行頒發了私人銀行業務專營機構牌照。
  據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私行業內人士透露:“上海銀監局頒發私人銀行牌照的開創性做法值得肯定。這種做法在商業銀行中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果要申請私人銀行“牌照”,去上海銀監局申請。潛在含義:私行總部也要放在上海,這也是上海當地政府樂見其成的事情。
  實際上,目前沒有獲頒牌照的私人銀行也在正常開展業務。那麼,私人銀行牌照的意義何在呢?工行私人銀行總經理張琪在接受理財周報記者採訪時曾&&,監管部門賦予工行首家持牌經營私人銀行,主要是希望工行私人銀行部在建設流程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同時為中國私人銀行業的發展探路,並為未來制訂相關規則打基礎。
  由上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持牌經營私人銀行的寄託和厚望。但是正如一位私行人士所説,包括一些城商行在內的商業銀行正籌劃推出私人銀行業務。各行有各行的考慮,商業銀行為了申請“牌照”都“跑到上海”也不現實。
  《中國私人銀行客戶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擁有私人銀行牌照有利於私行業務的創新。同時,持牌私人銀行在經營模式上相對獨立,並直接接受監管,有利於業務的規範發展;監管部門應當盡快明確私人銀行牌照申請資質及流程,加快推進全國範圍內開放私人銀行牌照,並且允許建立中資私人銀行分行級專營機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歐美銀行巨頭佔據亞太地區私人銀行業“大頭” 2011-10-21
理財市場生變 私人銀行須作準備 2011-10-18
私人銀行政策支持力度將加大 2011-09-21
另類信託理財産品發行提速 瞄準私人銀行客戶 2011-08-31
私人銀行成金融新寵 2011-07-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