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帝國的黑馬:最熱門接班人
2011-10-28   作者:唐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圖為馬修夫婦。資料照片

    馬修是精神分析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擁有倫敦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伊麗莎白是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的女兒、新聞集團的熱門接班人之一。《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令這對低調的夫妻成為唯一贏家。伊麗莎白憑藉堅定立場加強了自己接班人砝碼,而馬修作為危機處理行家,勢必為妻子保駕護航。有人説,他們是未來默多克帝國的“黑馬”。

  打造“倫敦的肯尼迪家族”

  三個月前的一天,伊麗莎白和丈夫馬修在倫敦郊外的私家別墅舉辦盛大派對。來賓星光熠熠,既有政界名流,如英國保守黨紅人史蒂夫希爾頓、工黨元老彼得曼德爾森;還有娛樂圈大腕,如樂壇才女莉莉艾倫、電影導演蒂姆伯頓、電視節目主持人皮埃爾摩根等。
  43歲的伊麗莎白致歡迎辭。幾個月前,她以6.73億美元高價出售旗下電視製作公司Shine,買家正是自己的父親。於是,新聞集團的高管們也成了這場派對的主人。席間,伊麗莎白的弟弟詹姆斯、新聞國際公司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與來賓觥籌交錯、交談甚歡。
  相形之下,馬修較為低調,而事實上,他與每一位來賓都私交甚密。經過25年的苦心經營,他創建的弗洛伊德公關公司已經成為倫敦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他的生活就是接近權力。正如《公關周刊》總編丹尼羅傑斯所言:“弗洛伊德是一個公關奇才,他利用名人將政治和生意結合起來,這是一種強大的聯盟。”
  在人們印象中,默多克家族能與英國社會如此“水乳交融”,馬修扮演了重要角色。默多克傳記《掌控新聞的人》作者邁克爾沃爾夫説:“默多克家族從本質上來説並不討人喜歡,他們在倫敦的勢力由馬修弗洛伊德一手炮製。是馬修讓這些人地位卓越、人脈廣泛,是他把默多克家族變成了‘倫敦的肯尼迪家族’。”
  派對活動之後沒幾天,新聞集團旗下小報《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持續發酵,新聞集團成為英國輿論鞭撻的中心。那段時光,新聞集團的核心人物大多日子不好過,但伊麗莎白是個例外。幾個月前,詹姆斯還是外界公認的接班人,可他在此次危機中的表現差強人意,接班前景一時黯淡。相反,伊麗莎白在危機初期便態度堅決,力主以誠意贏得公眾諒解,因而獲得不少加分。
  此外,她還有一大優勢——擁有一個精通危機處理的丈夫。這些年來,馬修為無數深陷困境的公司指點迷津並迎來峰迴路轉。如果此番他能幫妻子“闖關”成功,也許他會成為未來新聞集團的核心力量,在做好一個丈夫的同時,當好一名公司顧問。

  “弗氏公關”炮製“倫敦童話”

  馬修能讓默多克家族在倫敦社交圈內如魚得水,得益於他的野心、才幹和名門身世。他1963年出生於倫敦,父親是著名作家、政治家克萊芒弗洛伊德,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叔叔盧西恩是一名傑出畫家。他從小&&倫敦上流社會,對那個圈子十分熟捻。
  他不是一個好學生,中學曾輟學,後來大學也沒畢業。1983年,他追隨親戚愛德華伯奈斯開了一家公關公司,後者被稱為“公關之父”。他發現代理名人案件是與新聞界搭上關係的一條捷徑。其時,姐姐艾瑪開始在電視主持界嶄露頭角,利用這層關係,他結交了大批圈內名流。
  隨着事業蒸蒸日上,他1994年將公司大部分股票出售給一家美國廣告代理商,交易額為1440萬美元。他明白,公關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大公司的佣金,名人只不過是吸引大公司的誘餌。在與美國公司聯手後,他將目光投向企業。
  1996年,百事公司推出藍罐新包裝。在活動推廣中,馬修成功説服法國航空公司將協和飛機漆成藍色,《每日鏡報》換成藍色版式,還安排眾多名流包括超模克勞迪婭雪佛為新産品站&。這場盛事涵蓋了“弗式公關”的所有元素:名人支持、品牌砸錢、媒體摻和。
  1997年,在與英國天空電視台的一次合作中,馬修結識了伊麗莎白。兩人一見如故,先後與各自配偶離婚。但他們的相愛遭到默多克的反對,他們一度被媒體稱為“倫敦最難結合的一對戀人”,直到2001年兩人才修成正果。
  同年夏,馬修回購公司所有股權,之後業務快速發展。公司1999年收益為780萬美元,2009年增長到3300萬美元。《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的2011年度財富排行榜上,這對夫妻身價高達2.51億美元。
  之後,馬修一度轉戰美國紐約和洛杉磯,但並不成功。在英國,大多數政客、明星和商界人士都生活在倫敦,馬修很容易成為“八卦總匯”;而在美國,各路名人散佈全國,要想複製一個“倫敦童話”顯然困難重重。於是今年初,他重新將業務重心轉回英國。

  “局外人”的分量

  由於娶了默多克的女兒,馬修難免背負這樣的議論:借老丈人的影響力為自己謀利。對此,坊間有兩種不同看法。
  《公關周刊》總編羅傑斯説:“他是名門之後,在與默多克聯姻之前就不缺人脈。”曾與馬修合作共事的彼得米德説:“他很有原則,我從未聽説過他在任何情況下利用與默多克家族的關係為自己謀利,這不是馬修的為人。”
  但也有人認為,一家公關公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影響力,即能否把好事放大、把壞事化小甚至化了。因此,馬修與默多克的關係猶如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産,即便他從未動用過這筆“資産”,也已經從中受惠。
  今年6月,新聞集團一名前僱員在《每日郵報》上發表文章,稱默多克的報紙和馬修的公司關係非同一般。“如果弗洛伊德公司打電話要求寫一則新聞,你不得不做;如果你回復説這不是新聞,而是公關稿,他們就會直接打電話給布魯克斯,然後記者就會接到指示,按弗洛伊德的要求去做。”
  在肯特大學教授新聞的伊恩裏夫斯曾為馬修工作過。他説馬修很擅長提拔對自己有用的人,他欣賞的記者後來大多飛黃騰達,如前《世界新聞報》主編安迪庫爾森、前《世界新聞報》和《每日鏡報》娛記皮埃爾摩根(現接替拉裏金主持CNN節目)和布魯克斯。當年布魯克斯不過是《世界新聞報》一名普通特稿記者。
  雖然馬修經常與記者打交道,但他不願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他做了很多幕後工作,”裏夫斯説,“他特別不習慣暴露在鎂光燈下。”
  竊聽醜聞被揭後,新聞集團並沒有聘用弗洛伊德公關公司處理危機。醜聞案對馬修似乎也沒有太大影響,迄今只有一家博彩公司取消了與弗洛伊德公關公司的合約。“我不認為此事會令弗洛伊德有何損失,他已經走出陰影,”裏夫斯説,“詹姆斯對竊聽事件的處理方法的確不算成功,因此,馬修和伊麗莎白也許會最終受益。”
  7月19日,默多克和詹姆斯接受議會質詢,他的妻子鄧文迪和大兒子拉克蘭均陪同出席以顯示家庭團結,但馬修和伊麗莎白沒有出現。據悉,值此危機巔峰時刻,他倆離開倫敦度假去了。
  沃爾夫分析,此舉表明,馬修當下的戰略是讓自己和妻子遠離是非,特別是遠離布魯克斯和詹姆斯,他倆是漩渦中心。早前就有報道説,伊麗莎白對布魯克斯十分不滿,怒斥是她毀了公司。
  “馬修是一個局外人,但在集團中有一定説話分量,”沃爾夫説,“既然他已介入,就不會放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默多克連任新聞集團董事長 2011-10-23
默多克否認其子是媒體帝國接班人 2011-08-11
默多克稱其子不是新聞集團總裁繼承人首選 2011-08-11
默多克不是下一個“雷曼兄弟” 2011-08-02
默多克,媒體大鱷都需惡貫滿盈嗎? 2011-07-25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