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逃離”房地産
離多進少 “圍城”變“空城”
2011-10-28   作者:記者 袁軍寶 席敏/濟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持續一年多的嚴厲房地産調控已讓不少地産公司感到冬天的寒意。梳理近一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經營方向可以發現,不少主營房地産的公司開始轉營其他業務,非主營公司開始剝離房地産業務,而原計劃進軍房地産的公司則悄然停下腳步。
  這種局面,仿佛是近年來外圍企業大肆進入房地産行業的翻轉,同時也引起不少人士的擔憂,一是擔憂上市房企跨業經營的風險,二是擔憂房地産業“空城化”會影響到普通商品房的正常供給。

  “離場”現象越來越明顯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0月19日發布公告稱,將2007年、2008年在北京購置的兩處房産微利出售,目的則是“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並支持與公司戰略發展相關的業務”。無獨有偶,福建水泥9月份公告也&&,以4474萬元轉讓莆田建福大廈等多處房産。
  這只是近期“不務正業”公司剝離房地産業務的縮影,與此相應的是,更多的主營房地産上市公司開始轉營其他領域。
  今年9月,北京華業地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出資5400萬元收購深圳市隆興投資有限公司所持陜西盛安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的90%股權。6月,萊茵達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擬在貴陽市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註冊資金5000萬元。隨後,這家子公司便收購了貴州黔南華益礦業公司35%股權。
  據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在內地126家主業包含房地産開發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3家公司進入礦産行業,總投資超過29億元,涉及銅礦、鐵礦、煤礦、錳礦和金礦等礦産資源。如果算上去年早已轉向的企業,進軍礦業的上市房企則接近二成。
  還有一些原本計劃進軍房地産的企業,開始打起退堂鼓。
  國美電器9月27日發布公告稱,將與全資附屬公司鵬潤、北京鵬潤以及北京國美訂立合營協議,設立物業公司從事物業開發及投資業務,但公告發布後,股價不斷下跌,並創下兩年來的新低。國美緊急召開董事會,10月3日便發布公告稱,決定暫停該計劃。
  此外,五糧液明確否認進入房地産領域,長虹、杉杉進軍房地産領域也僅為總部大樓或商業地産,杉杉公司還&&,地産項目將單獨運作,不會裝入上市公司……房地産尤其住宅地産一夜之間似乎成了各大上市公司避之不急的項目。

  資本“趨利避害”反襯地産生態變局

  對於為何突然轉投礦産,一些公司給出了坦誠的答案。華業地産在公告中&&,公司的房地産業務按計劃穩步進行,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銷售增速減緩,為了增強抗風險能力,決定在礦産資源開發領域開拓新的業務渠道,並致力於將其打造成公司新的、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同樣轉向礦業的中弘股份在半年報中&&,隨着政策的不斷深入,未來全國主要城市房價、購房者需求以及房地産市場結構調整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預計2011下半年國家對房地産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不會放鬆,市場形勢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房産銷售形勢不容樂觀。
  據記者了解,國美公司開始之所以欲進軍地産,是為“能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其資金支出”,但後來的叫停,國美公司的公告中給出了部分原因:考慮有關物業合營企業的多項因素,包括物業項目的進行時間以及目前市場狀況等。
  雖然各家理由不盡相同,但不難發現,房地産市場狀況不景氣是最主要的原因。
  山東師範大學房地産系主任程道平分析説:“在限購、限貸、限地情況下,從提高投資回報率的角度考慮,上市房地産企業轉投利潤更高的行業的現象也屬正常,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房地産市場目前面臨的壓力。”
  中投顧問房地産行業研究員韓長吉認為,從目前房地産的調控力度來看,短期內房地産行業進行新業務拓展的趨勢不會改變,隨着融資銷售壓力的增加,房地産行業中勢必將出現一部分房企離岸、轉移投資的現象。
  近日,長三角地區的“退房”現象有所增加,面對巨大的前後差價,有樓盤的老業主開始“大鬧”售樓處,房地産商面臨不降價資金鏈斷裂、降價則面臨退房壓力增加的“左右為難”境地。所有的這些現象似乎都反襯出房地産市場的生態已悄然發生改變。

  “不務正業”的風險

  一些專家認為,上市公司投資轉向,説明國家的調控效果在逐步顯現,但資本競逐資源等“跨業經營”,不僅可能增加公司自身經營風險,並且在住房市場剛需依然較大的情況下,資本“出逃”可能影響到住房的正常供給,對後市調控帶來不利影響。
  以轉營最明顯的礦業為例,有專家認為,房地産企業抽身進入礦産領域並不一定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轉機。山東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認為,由於房地産企業普遍面臨市場低迷、資金收緊的問題,很難投入大筆資金髮展礦業,而且礦山投資回報周期相對較長,隨着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投資收益的風險也不確定。
  齊魯證券分析師劉保民説,房地産企業突擊進軍其他産業主要是為了改變目前並不“漂亮”的業績報表,讓投資者在調控越收越緊的情況下吃下一顆定心丸。但這種效果只能起到一個炒作概念的作用,並不能真正在短期內實現業績的增長。
  一些分析人士還認為,隨着當前世界經濟運行形勢的複雜多變,跨行業可能面臨着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不僅來自資金和政策層面,經營管理經驗缺乏,市場未來能有多大的增長空間都需要謹慎地考慮。
  然而,上市房企紛紛轉向,卻可能對商品房供給産生影響。韓長吉説,目前房地産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正是供需平衡,按照2011年1月份至6月份房地産行業的投資量增量計算,除去投資性購房,目前房地産行業處於假象平衡狀態,市場需求量稍大於剛性需求量。但是這樣的平衡是在政策調控下形成的,如果房地産企業大規模離岸,市場供需最終將趨向供小於求,對房地産行業發展造成阻力。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11年1-9月全國133個城市土地市場交易情報”顯示,1-9月全國133個城市共成交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4601宗,累計成交量2506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8%。
  專家&&,將並不寬裕的資金轉入其他行業,會使得房地産行業的資金缺口變得更大,在調控政策之下,上市房企應認真分析市場實際需求,更多地關注調整産品結構和謹慎定價,採取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戰略,而並不是一味謀求其他出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博客]高利貸正在侵蝕上市公司 2011-09-29
上海地鐵10號線“追尾” 或影響多家上市公司 2011-09-28
期待立法規範上市公司高息貸款 2011-09-19
[博客]上市公司沉迷金融游戲風險堪憂 2011-09-19
上市公司業績為何出現空心化 2011-09-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