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門檻或提至10萬
2011-10-12   作者:記者 馬黎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號

    商業銀行應當根據理財産品風險評級、 潛在客戶群的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為理財産品設置適當的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風險評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為三級和四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0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為五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20萬元人民幣。
    目前,理財産品的門檻日漸高漲,動輒十萬百萬的高門檻讓普通投資者只能“望之興嘆”。銀監會日前發布的《辦法》更是明確提出銀行理財産品的分級銷售制度,將起售金額與理財産品的風險程度挂鉤。新規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規,5萬元只能購買一、二級的低風險産品;風險程度超過三級(含)的産品,起售門檻不得低於10萬元;四級(含)以上理財産品的銷售,除非與客戶書面約定,否則應當在商業銀行網點進行。
    面對新規,普通投資者擔憂,小額資金投資銀行理財産品優勢已不再。業內人士則認為,新規對理財産品的銷售現狀不會造成大的影響,而産品收益率的高低視市場情況而定,不會因為政策制度的變化受“牽連”。

    5萬僅投資低風險産品

    《金融投資報》記者昨日登錄各家銀行的網站了解到,不少銀行已在産品説明書中標明風險分級情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等級。例如,中國銀行[2.93 2.09% 股吧 研報]的理財産品風險評級為“極低”、“低”、“中等”、“較高”、“高”風險産品,其中,“極低”、與“低”風險産品均保證本金安全,不同之處在於預期收益的實現有一定波動性,客戶適應群體分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進取型五大類型。
    據中國銀行官方網站發布的最新一期《在售理財産品列表》顯示,大多數理財産品的投資起始門檻為5萬元,且對應的理財産品風險評級為“極低風險”,即産品保障本金,且預期收益不能實現的概率極低,主要投資於在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流通的國債、央行票據、國開債、進出口行債券和農發債等公開評級在投資級以上的金融産品以及債券回購等金融衍生産品。其中,一個月期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為3.8%-4%之間。
    記者發現,該行在售的三款“日積月累-月計劃”系列産品風險級別為3,即中等風險産品,投資門檻為5萬元,其中,一個月期産品的收益率為4.9%,相對於同期限的極低風險産品,收益明顯高出許多。同時,其産品説明書明確指出,“産品本金虧損的概率較低,但預期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外,浦發銀行[8.57 1.78% 股吧 研報]在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銷售起始額也為5萬元。

    10萬才能買中等風險産品

    “目前,5萬元除了能購買極低風險的理財産品,還能投資部分中等風險産品。按照新規,風險評級為三級和四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0萬元人民幣。”普益財富的理財師方瑞告訴記者:“新規對理財産品的市場現狀不會造成大的影響,只是在銷售環節加以強調。目前理財市場銷售的大多數産品仍為低風險産品,銀行本身對理財産品和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擁有自由評級。近年來,多數銀行將理財産品的銷售門檻已提至10萬元,新規實施後,中等風險産品的銷售門檻將提高至10萬元,5萬元將只能買到低風險産品。”
    方瑞&&,新規不會直接造成理財産品收益率下滑,理財産品的實際收益率主要取決於市場情況,而非政策制度。同時,方瑞提醒投資者,“高收益往往伴隨着高風險,但高收益的産品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僅僅獲得低收益,投資者應根據産品的投資對象與産品結構謹慎選擇。”
    面對新規,投資者劉女士有自己的顧慮:“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資金有限,若只能購買低風險産品,收益率相對較低,且投資領域相對變窄,跟銀行存款相比,理財産品不再具有明顯的優勢。”
    《辦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銷售風險評級為四級(含)以上理財産品時,除非與客戶書面約定,否則應當在商業銀行網點進行。”某股份制銀行零售銀行部的理財經理&&,此舉意味着網銀專享理財産品的風險等級需為中等風險或以下,目前各大銀行網銀銷售的産品多為低風險産品。

    600萬成為私人銀行客戶

    銀監會此次公布的《辦法》將私人銀行客戶和高資産凈值客戶規定中“金融資産”修改為“金融凈資産”,且明確規定,私人銀行客戶是指金融凈資産達到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客戶。同時,商業銀行向私人銀行客戶銷售專門為其設計開發的理財産品或投資組合時,雙方應當簽訂專門的理財服務協議,銷售活動可按服務協議約定方式進行,但應當確保銷售過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記者了解到,高資産凈值客戶則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單筆認購理財産品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認購理財産品時,個人或家庭金融凈資産總計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證明的自然人;個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家庭合計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證明的自然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監管緊箍咒下銀行理財變味 2011-10-09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1-09-30] 2011-09-30
季末突擊猶存銀行理財節前短期化 2011-09-29
銀行理財收益率“畫餅”現象氾濫 2011-09-28
銀行理財多為吸儲 繞開監管放貸 2011-09-2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